博物馆日讲古|广东人识食,多亏了粤海关“宠溺”

海关爱创作  2016-05-18 10:12

粤海关君,1685年生,是我们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辈。据说当年一同出生的还有闽海关、江海关、浙海关等三兄弟,此君由于得天独厚,又得家里宠爱,当了顶梁柱几百年。

你若寻他,到广州沿江西路29号——粤海关博物馆,邂逅总是美好的。

鲍参翅肚与粤海关君

百年钟楼,千年广州。位于沿江西路29号的粤海关博物馆,即广州大钟楼,是原来的粤海关旧址。广东人讲究饮食,粤式饮食文化与粤海关有着源远流长的关系。今天,我们来讲一讲“鲍参翅肚”这些水产品与粤海关的故事。

清代,广东是严重缺粮的省份之一,加上不时水灾旱灾,粮食经常短缺,要靠商人运米贩卖补充所需,米价肯定高企。据记载,康熙五十二年广东米价每石卖至一两八九钱至二两不等;到雍正五年,广东一年所产的米,仅仅足够吃半年。

直到今天,粤语仍有“怕米贵”“得米”“倒米”等许多与米有关的俗语,都源于粮食短缺的古代。

百姓吃不饱,后果很严重。清政府肯定要想方设法解决,其中一个办法就是加强同暹逻(普通话音xiān luó)——就是现在的泰国——的大米贸易。

为什么找泰国?当时的暹逻泰沙王非常欢迎中国这个新市场,更关键的是——泰国米太便宜了!《粤道贡国说》记载康熙六十一年泰国的米每石才卖二三钱。与刚才所说的本地米价“每石卖到二两白银”相比,价格仅为1/10,太划算了!

为了鼓励泰国商人向广东运米,支持内地商人去泰国买米,清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税收、许可证的优惠政策。图为泰国香米种植。

话说回来,即使大米贸易一度繁荣,毕竟米是很珍贵的粮食,而水产品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米粮的不足。屈大钧《广东新语》记载“广为水国,人多以舟楫为食”,客观条件造就了广东人对水产品的“识食”。

《新会乡土志》说当地出产的黄花鱼“味如黄皮”,十月以菊花拌食味美极了!鱼鳔晒干后叫鱼扣,是十分贵重的食品。

《澄海县志》记载“石首鱼”生活在东南海,扁身弱骨,细鳞黄色如金,“腹中白鳔可作胶”,是做花胶的好材料。图为花胶。

到清代中叶,广东沿海的水产品贸易已颇具规模。据《粤海关志》记载,水产品通过跨区域贸易,从惠州府的乌坎、汕尾、平海等地销往福建、广州和潮州。


佛山挂号口:对包括来自江门、东莞的土鱼胶,每百斤征税一钱二分。

雷州正税口:规定从琼州过来的水产品,货多的就每船征税六百六十文,货少的征税一百一十文。

陵水正税口:专门出口珍贵海产品,海参、鱼胶,每担征税二钱二分二厘,鱼翅、树香,每担征税三钱二分一厘。


1757年,清政府实行限口通商政策,广州成为最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广东人的识食,亦开始吃出国门。那时外国商船运载的水产品包括海参、鱼肚、珍珠贝、鱼翅等,真是“鲍参翅肚”琳琅满目,全部由广州十三行行商垄断经营。直到清末,包括粤海关在内的广东地区水产品贸易曾进入短暂的兴盛期。

清政府每年从广州进口鱼肚250-350担;珍珠贝250-350担;鱼翅300-400担。五口通商以后,外洋水产品进口量持续增加,主要来自香港、新加坡、泰国和越南,运往珠三角和潮州。

清朝中国进口的水产品除海参、鱼翅、鱼肚等珍贵水产外,还有咸鱼、墨鱼等廉价货品。

民以食为天,别小看这些带着海腥味的水产品!它们不仅丰富了老百姓的日常食谱,当年黄埔古港“万船来埠”的繁荣景象亦有它们的一分功劳。广州繁荣的商都生活,更少不了粤海关的背书。

【来源】海关爱创作公众号

粤海关君形象创作粤海关博物馆  陆天舒

制作广州海关驻内港办事处新媒体工作室 粤海关博物馆 广州海关 麦子

编辑 丁晓然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