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宁 范思鼎
2016-05-15 12:02
罗素在《幸福之路》中说道:嫉妒,可以说是人类最普遍的、最根深蒂固的一种情感,在通常人性的所有特点中,嫉妒是一种最不幸的情绪。
七宗罪中,嫉妒位于骄傲与暴怒之间,但不像贪欲、淫欲、暴食或懒惰这些恶习,后者多多少少都带着点诱惑,嫉妒这种恶习,带给人的只有痛苦。
从这个角度看来,嫉妒不像恶,却像美德。那么,人类为什么就不能摆脱嫉妒?
一群日本研究人员最近研究了这个问题。他们找来了19名大学生,让他们阅读一些故事脚本,再测定他们脑部的血流变化,来判断嫉妒的程度。
读故事时,学生们被要求把自己设定为故事中普普通通的主人公。
除了主人公,故事中还特意安排了A、B、C三个人物。
A与主人公性别相同,人生道路和目标也几乎相同,但成绩优秀,家境富裕,很受异性欢迎;
B与主人公性别不同,虽然更优秀,但是人生道路和目标没有重叠;
C也与主人公性别不同,且成绩普通,人生道路和主人公也不同。
学生们读完故事,研究人员让他们回答对出场人物A、B、C的嫉妒程度,结果显示,这些人对A、B、C的嫉妒程度依次递减。
嫉妒是种痛楚,我们嫉妒那些跟我们相似的人——那些性别、年龄、部门,甚至教育背景与我们相似的人,才会成为我们的嫉妒对象。
亚里士多德就观察到:懒人嫉妒懒人。
接着,研究人员让这些学生阅读故事的续集。
续集中,出场人物A、B、C分别遭遇到了各种不幸事件。
实验结果表明,与嫉妒程度的变化情况一样学生们对A、B、C不幸遭遇产生的幸灾乐祸情绪程度依次递减。
也就是说,越嫉妒,从对方的痛苦中感到的快乐便越强烈。
嫉妒并非人类独有。
在研究中,给一只猴子一块黄瓜,它会显得格外高兴;此时,再给它另一位同伴一粒葡萄。显然,一只猴子看来,葡萄比黄瓜好得多。
于是,那只拿到黄瓜的猴子就开始变得很不高兴,很幽怨地看着你。
这是由妒生怨的典型。
另一些研究进化的学者们走得更远:嫉妒造就了我们的公平意识。我们反抗国王或是那些企业巨头是因为嫉妒——凭什么他们拥有的比应得的多得多?
罗素说:“拿破仑会嫉妒凯撒,凯撒则会嫉妒亚历山大,那都是因为他们渴望荣誉。“
关于嫉妒,猜测很多,证据很少,但无论如何,我们都摆脱不了这东西。
【来源】南周知道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