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日报 记者 苏永杰 李廷睿 陈冰斌 2016-05-15 09:57
5月13日,瑶老唐冰公表演唱瑶歌,吸引一帮幼儿园小朋友围观。(清远日报记者 吴明 摄)
“每次看到瑶族文化产品都感觉特别亲切。”13日下午,在深圳文博会参观的刘女士走进清远馆,向连南瑶族文化产品展示区负责人唐海华详细地询问瑶绣如何编制,瑶族银器如何打造,有何意义等,“以前在其他地方观看过连南盘王节,很淳朴,很震撼,早就想深入了解连南的瑶族文化。”
刘女士在韶关乳源瑶族自治区工作多年,她虽不是瑶族人,但由于一直跟瑶族文化打交道,对此每次在外面看到有关瑶族文化产品时都会好好了解一番。
“既传统又现代。”这是刘女士在参观完连南文化产品展示区后的印象。刘女士说,清远馆用文化+科技,文化+创意等形式,很好的展现了清远的文化特点,让人印象深刻,“除了利用深圳文博会,清远在其他时候可以主动走出去,如在其他地方举行盘王节,这样可以让外界更好认识清远。”
“味样!”(意为你好)连南的瑶族文化产品还吸引了来自海南黎族小伙吉施杰,前来跟唐海华了解瑶族文化时他第一句就用家乡话打招呼,没想到唐海华回应的瑶族语言发音差不多,让他很兴奋。
“之前布置会场经过清远馆时看到有瑶族文化产品展区,就打算过来看看,而今天正好有空。”吉施杰说,他最感兴趣的瑶绣,“瑶绣跟黎绣无论从针法还是构图都很像,都是古老悠久的民间传统工艺,是当地人最喜爱的装饰品,它象征着人民的勤劳智慧。”
在交谈快结束时,吉施杰还添加了唐海华的微信,方便以后交流。
■花絮
缅甸商人赞瑶族公爹“漂亮又威风”
棕黑皮肤,浓眉大眼与直勾勾的目光,昨日深圳文博会清远馆的瑶族文化展演中,缅甸商人莫吉(音译)与小小(音译)“看呆了”,近5分钟里,这两位缅甸到来的商人几乎目不转睛,沉浸在瑶族歌舞表演中。莫吉说,每一年他们都会参加深圳文博会,寻找合适的合作项目,也看过不少演出,但如此让他们着迷的,还是第一次。虽然瑶族公爹唐冰公的歌声中尽是陌生的音调,但在他们听来却很震撼。小小与莫吉赞唐冰公“漂亮又威风”,歌声里充满沧桑感。
逛清远馆互动领手信 把“最清远”茶米带回家
本次“文博会”上,到清远馆参观的市民,可在现场与参展方互动,学习体验茶艺、瑶族歌舞和刺绣等活动。凡参与互动者,均有机会获得代表“最清远”文化生活的茶叶或稻米手信。这两类由清远企业免费捐赠的手信,也是清远创意文化项目“私家定制”的主要产品。
“茶叶是清远极具代表性的地标产品,当中附属文化价值最高的,无疑是英德红茶。”今年“文博会”上,英德茶企“老茶园”捐赠了一批传统工艺制作的茶叶,其负责人丘炜楠,是英德红茶创始人之一、茶学大家袁学培的嫡传弟子。他表示,让珠三角的人有机会免费尝一尝最正宗的英德红茶,多一种让英德红茶文化更广为人知的可能,是英德茶人乐于为之的事。
从事茶业十多年,丘炜楠对茶文化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好的茶文化,一定是通过好的茶产品来承载。否则再有底蕴的文化,都会因为一杯坏茶而损毁形象。”丘炜楠说,这也是师父袁学培多年一直教诲自己的种制茶原则,他希望英德红茶能够做出更多更好的产品,用优质的茶叶把优质的茶文化推广出去。
与“老茶园”的想法相同,连南赏方缘农业公司负责人欧阳好弟也表示,希望通过捐赠手信这种方式,为推广连南瑶族绿色原生态文化尽一点绵薄之力。这些产自连南高山梯田中的稻米,远离工业污染,不施化肥、不洒农药,田间放养鱼苗,鱼稻共生共存,是连南瑶族人留存数百年的耕养传统,也是连南绿色生态农业的典型代表。
在欧阳好弟看来,连南民族文化众多,稻米作为其文化承载体之一,是可以被带回家的、可以品尝的文化产品。“希望更多人品尝完我们的稻米,能够对连南的文化也产生一点兴趣。”欧阳好弟说,今年的创意文化项目“私家定制”将连南稻田纳入其中,意味着连南的文化推广有了更新颖更宽广的渠道,对此她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