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汶川地震灾区,他坚守了8年

新华网  2016-05-12 10:03


5月10日,在绵竹市人民医院,于占东(前)和同事在康复医学科办公室一起分析病人病情。(来源:新华网)


今年是汶川地震8周年,也是绵竹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治疗师、30岁的内蒙古小伙子于占东来到四川工作生活的第八个年头。汶川地震发生时,他是黑龙江省大庆市一所医院的治疗师,在网上看到“福幼基金会‘5·12’地震伤员康复项目”招募启事便毅然报了名。图为5月10日,在绵竹市金花镇,于占东对伤员进行回访。


拥有3年医疗康复工作经验和专业教育背景的他很快通过了选拔,经过慎重考虑,于占东辞去了大庆的工作,于2008年11月只身前往汶川地震灾区,成为康复项目首批志愿者。抵达灾区后,于占东和其他志愿者迅速展开震后伤员的康复治疗工作,评估伤员功能障碍情况、制定康复治疗方案……


在汶川地震灾区担任康复医疗志愿者的两年间,于占东走遍了四川绵竹市的所有县乡以及江油市的部分县乡,经他治疗的地震伤员不计其数。 2010年,两年志愿者工作到期,于占东选择留在四川,留在绵竹人民医院康复科继续工作。8年的时间已让于占东变成了一个“地道”的四川人。


8年的坚守,于占东做出了成绩也收获了爱情。他在绵竹建立了自己的小家,妻子刘玉是土生土长的四川姑娘。今年,他们将迎来爱情的结晶。


5月10日,在绵竹市人民医院,于占东为病人翻身。


5月10日,在绵竹市人民医院,于占东(左)和同事在整理伤员资料。(来源:新华网)

编辑 丁晓然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