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企合作+投资!惠城区横沥镇横星村每年分红10万元

南方+ 记者 卢慧  2016-05-12 09:05

所谓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惠城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北部山区镇,成为制约全区在2017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突出短板,“精准扶贫”需求迫切。

2013年实施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以来,惠城区18个市级重点帮扶村实现村集体收入15万元,新建文化小广场、卫生室、垃圾池、饮水工程改造等公共服务设施一批。更重要的是,探索出一条“实施‘一村一策’、促成‘一村一品’”的精准扶贫路子。在日前召开的全区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惠城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徐云枢指出,2017年全区将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一相当”,这其中关键在于抓精准脱贫。  

村企合作+投资▶▶横星村每年分红10万元

“嘣嚓嚓、嘣嚓嚓……”欢快的音乐、动感的节奏,在横沥镇横星村的文体广场响起,村民刘梅和众姐妹一起尽情跳着广场舞。横星村党支部书记刘奖进介绍,文体广场占地1500余平方米,包括一个小型舞台和几个篮球场,周边还配备有乒乓球台、健身器材等设施,总投入达到60万元。

60万元的投资哪儿来?横星村土地肥沃,以种植水稻等粮食作物为主,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但因为村集体没有地,长期以来,全村每年的集体收入都只有几千元。“村集体没有土地,村里也没有工业,是市区两级扶贫开发的新模式带给村里新面貌。”刘奖进说。

在小金口农贸综合市场,环境干净明亮,各类新鲜蔬果、肉类摆放齐整,门店里罗列各种干货特产,搭着手扶梯上二楼,成衣、童装、床上用品、鞋业等应有尽有……这里就是横星村的“钱袋子”。刘奖进介绍,区里按照“异地建设扶贫项目”的思路,把帮扶横星村的钱投资到小金口农贸综合市场,每年能带给村里5万元的分红。

此外,横星村还通过市级对口扶贫单位帮扶,与马安镇农业龙头企业开展村企合作,每年获得5万元分红。再加上区财政每年拨付给村委会的5万元办公经费,村集体每年有15万元收入。

村集体富了,村庄面貌悄然发生改变。通往行政村三、四、五、六村民小组的村道由坑坑洼洼的泥地变成了宽敞平坦的水泥地;全村自来水管网铺设完成,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13户市级贫困户每户获得3万元补贴完成危房改造……“感谢政府帮助,我现在的房子又大又好”,贫困户村民曾佛妹新近搬入了80平方米带院子的泥砖房,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除了帮助贫困户解决房子的问题,我们还帮助他们种植经济作物。”刘奖进告诉记者,2013年以来,村里通过帮扶贫困户种植茨菇,使得每户贫困户当年增收5000元以上,实现脱贫。目前全村村民基本都种有3到5亩茨菇,预计每户年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

坚持“靶向疗法”▶▶第二轮扶贫开发投入1.5亿元

自2013年开展第二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以来,惠城区坚持“靶向疗法”,投入各类帮扶资金1.5亿元,顺利完成对960贫困户、3361贫困人口、18个市级重点帮扶村的帮扶任务。

什么是“靶向疗法”?全区区、镇两级各成立了由党政“一把手”挂帅的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每人挂钩帮扶一个市级重点帮扶村,同时全区18个市级重点帮扶村以及有劳动能力的960户贫困户,由市直25个单位和区直97个单位进行挂钩结对帮扶。全区总计有99个帮扶单位、1012名干部参与结对帮扶。

在确保市级重点帮扶村、贫困户脱贫增收方面,各帮扶单位100%制定了贫困户三年脱贫方案和年度工作措施,累计实施扶贫措施1235个,帮助960户贫困户发展生产,解决生活困难。一是抓项目扶贫,惠城区投资4000多万元升级改造了小金口农贸综合市场,租金收益全部用于扶持70个经济薄弱村,实现“村村有物业、年年有收入”;二是抓产业扶贫,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资金、技术、销售网络优势和贫困地区的资源、劳动力优势,促成“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三是抓劳动力转移,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指导思想,对有条件转移就业的贫困户,建立劳动力资源台账和信息机制,分批进行免费技能培训并举办扶贫便民招聘会活动,努力实现“转移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四是抓民生实事建设,第二轮扶贫“双到”帮扶工作以来,完成村道建设28.8千米,新修三面光渠道40多千米,完成2403户危房改造任务。

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中,惠城区摸索出几大机制,创新工作方式。譬如完善扶贫工作机制,对市级重点帮扶村及贫困户建档立卡,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采取“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实施扶贫;完善行业部门参与机制,统筹用好财政、水利、交通、民政、农业等部门资源,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记其功、捆绑使用”原则,在资金、项目等方面向重点帮扶村倾斜扶持等。

2017年目标▶▶帮扶村分红收益达每村6万元

“我们的主要目标是到2017年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一相当’”,在日前召开的全区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徐云枢指出,要用新的扶贫方法激发贫困村和贫困户的内生动力,要综合施策,运用旅游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等方式,利用社会力量来实现精准扶贫。

惠城区区长林利育介绍,所谓“两不愁、三保障、一相当”,即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

目前,根据惠州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有关文件通知,惠城区将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5000元作为扶贫标准,初步认定全区农村有劳动能力的714户、2874人为贫困人口。全区原有经济薄弱村70个,除上一轮完成帮扶的18个村集体收入已达到15万元外,还有52个经济薄弱村及8个非经济薄弱村(总共60个村)的集体收入未达到15万元。

接下来,惠城区将按照“一村一策”要求,挖掘资源优势,选准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连片规划、连片开发,围绕薄弱村打造一批精品乡村旅游景点、线路;通过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优先扶持薄弱村安全饮水工程和信息网络建设;优先扶持薄弱村内200人以上自然村的村道建设;优先扶持薄弱村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重点完成连片30亩以上,特别是100亩以上农田基础设施整治;优先扶持薄弱村的生态建设,切实解决好垃圾、污水处理等环境卫生问题;优先扶持薄弱村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任务。

总结上一轮通过村企合作带动薄弱村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做法,探索更加有效的合作模式。加强该区“村村有物业、年年有收入”重点项目——小金口农贸综合市场的经营管理,并考虑继续实施由区财政出资集中建项目帮扶,确保在2017年底60个帮扶村的分红收益达到每村6万元以上。

【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卢慧 通讯员 陈美君 钟利来

编辑 谢志清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