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隆动物幼儿园的母亲节:90后“奶妈”谈动物育儿经

南方+ 记者 张婧  2016-05-06 22:04

东北虎“妈妈”田园和她的东北虎宝宝。(南方日报记者 吴伟洪 摄)

今天上午,长隆野生动物世界4名80、90后女性动物保育员亮相,虽然她们没真正成为“妈妈”,但东北虎、银白长臂猿、黄猩猩及袋鼠宝宝是她们心爱的“孩子”。值母亲节到来之际,四名奶妈公开亮相并谈起“育儿经”,有些细节十分有趣。此外,长隆野生动物世界7日、8日也推出优惠,母亲游客可享受半价入园。

还没有自己的宝宝,却提前做起了很多野生动物宝宝的“奶妈”,长隆野生动物世界就有这样一群特别的“母亲”,他们就是动物幼儿园的保育员。(南方日报记者 吴伟洪 摄)

目前,长隆野生动物世界动物幼儿园里生活着袋鼠、剑羚、黄猩猩、黑熊、银白长臂猿等十余种动物宝宝。由于一些动物妈妈是第一次产仔,抚养后代的经验不足,或奶水不足,这些动物宝宝们会被送到动物幼儿园,以得到更好的照顾。而如果是在野生环境中,这些宝宝随时都会面临被大自然淘汰的风险。

袋鼠“妈妈”邓华玲和她的袋鼠宝宝。(南方日报记者 吴伟洪 摄)

邓华玲、叶欣、田园、赵文娟这四名年轻的保育员,分别是袋鼠、黄猩猩、东北虎和银白长臂猿的保育员,她们还没有自己的宝宝,却已经在这儿做起了这么多动物宝宝的“奶妈”,在无微不至地照顾动物宝宝的过程中,她们总结出了照顾不同动物宝宝的独家心得,也收获了不少与动物宝宝相处美好回忆。

银白长臂猿“妈妈”赵文娟和银白长臂猿宝宝。(南方日报记者 吴伟洪 摄)

照顾动物宝宝需要足够耐心。黄猩猩宝宝一天要吃7次奶,叶欣和同事们就日夜轮班照顾;和袋鼠宝宝相处时,“奶妈”们随时挂着人工育儿袋,让袋鼠宝宝随时可以跳进去。

除了生活上的照顾,“奶妈”们还需要时刻观察动物宝宝们的心里诉求。银白长臂猿、黄猩猩等小动物都有自己专属的、经过严格挑选的毛绒玩具。当宝宝们慢慢长大,“奶妈”们还会为他们制作一些适合的大型玩具,比如制作藤架供灵长类动物玩耍。

“可以根据它们的表情和行为判断宝宝的心情。”抚养过黑猩猩Coco和黄猩猩六毛的邓华玲说,猩猩宝宝们开心的时候会抱着你的腿不撒手,生气的时候会对你露出牙齿。而跟人类宝宝一样,每只动物宝宝的性格也相去甚远,“Coco很聪明,做错事还知道跑过来撒娇;六毛有点胆小内向,如果你去抱了Coco还会吃醋。”

另外,为了让宝宝们在成长路上不感到孤独,有一个健康的动物社交认知体系,“奶妈”们还会特地挑选一些体型脾性相当的宝宝一起生活,比如节尾狐猴宝宝和长臂猿宝宝,再比如小狮子和小老虎。

当宝宝们“长大成人”归队后,“奶妈”们也会定期观察这些“孩子”能不能愉快地融入集体,等到它们彻底合群,才会放心交班。有“奶妈”透露自己在动物宝宝要加入新的集体时,自己也会特别不舍,一有空就会去看看自己的“孩子”,“有些宝宝能一眼认出我,让我很欣慰”。

对于保育员这份工作,“奶妈”们十分喜欢,“从它们纯净的眼神里,你能感受到它们对你的真诚,跟它们打交道特别单纯和快乐”。

编辑 丁晓然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