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许晓冰
2016-05-06 12:08
海昏侯原来不仅仅是侯,还是被废黜的皇帝?还有,海昏侯的陪葬礼是有多“土豪”?南方+记者就带你去北京看看!
南昌海昏侯墓是西汉列侯一级大墓,这种级别的汉墓此前已发现不少。比如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文物1万多件;长沙马王堆汉墓,3000多件;还有咱们广州的南越王墓,出土文物1000多件(组)。而海昏侯墓考古展却受到了全国的关注,原因就是这位主人太“土豪”!
其实此前,小编并不知道海昏侯就是汉废帝刘贺。书上说,19岁的刘贺因为荒淫无度被大将军霍光赶下台,据传他“皇位一月游”期间就干了一千多件坏事。在他29岁时,汉宣帝刘弗陵觉得刘贺没有什么威胁了又升为海昏侯。“海”指的是江西鄱阳湖,“昏”为西,“海昏”为鄱阳湖西边。
话不多说,上图~ 先上些印象深刻的展品。
金器
展览宣传的热点马蹄金,其实是一种纪念币,汉代每年八月举行“(酉寸)祭礼”,由皇帝亲自主持,向祖先奉献新酿的好酒,诸侯王、列侯必须按照封地内人口数的比例,献纳黄金助祭,叫做“酉寸金”。
虽然马蹄金不是首次出土,但大小马蹄金48枚,其数量之多还是历史之最。马蹄金侧面的精美花纹,属于金丝镶嵌技术。有的马蹄金带“上”、“中”、“下”铭文,含义不知,考古专家们正在破译呢。
虽说世上没有麒麟,龙,凤这些动物,但中国历代皇家总不乏对这些皇权象征物的使用。据说汉武帝刘彻做梦梦见了一只麒麟,所以他的孙子刘贺贡献金也用麟趾金,这次共出土25枚。
黄澄澄的金子还不算最值钱的,在一些马蹄金与麟趾金里发现了内嵌的琉璃。有一种说法,汉代琉璃的制造技术掌握在皇室贵族们手中,秘不外传,当时人们把琉璃看得比玉器都值钱。
金饼底部是光滑的,表面则粗糙不平。这是铸金饼融化时产生的气泡使然。
玉器
汉墓出土了大量玉器,汉人以玉寄托长生的愿望。业内专家说,汉玉的材质、雕工是我国玉雕发展的一个里程碑,甚至有评价说,乾隆二十四年之后的玉雕才逐渐达到汉玉水平。
展览中的大量玉剑具,主要为龙纹。汉代第一个祥瑞是汉文帝时期在成纪县出现的一条黄龙,从此龙成为汉朝廷的标志。汉玉上的龙纹大多有着蜿蜒的曲线,身体卷曲处又像绷着一股力量,像准备给猎物致命一击的猎豹。
当卢
我是冲着马蹄金来的展览,谁想让我最惊叹的是这对错金铜当卢。
鲜亮的金色纹饰映衬着粗粝黯淡的青铜,更显华贵、神秘。看到它的一瞬间,我脑中浮现出了马王堆帛画。错金工艺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出现,在金属器物表面錾刻凹槽,再用金丝镶嵌,最后锉平。
车饰
这个鎏金马车饰品只有现在一元硬币大小,但上面精美绝伦的孔雀,借助放大镜可以看到精致细腻的图案。
席镇
汉人席地而坐,室内地面和床、榻上多铺席,为避免起身落坐时折卷席角,多在四角放置席镇。席镇一般四个为一组,多为铜制,虽然体量也就一个拳头大小,却有一定重量,汉墓出土了很多。
鹿席镇可爱的样子真的深得我心!
五铢钱
这次在主墓环形个库中的钱库出土有10多吨五铢钱(200万枚)。啊想起以前看展,五铢钱都是一个一个展示,这个展览居然是一堆堆来…
出土的五铢钱换作现在是多少钱?考古专家给出的答案是,相当于现在的50公斤黄金,由此换算得出相当于如今的人民币1000多万元。
青铜雁鱼灯
一只曲颈回头的鸿雁叼着一条鱼,鱼下方是燃油和照明区,灯罩是两片弧形板,有可活动的推拉扳手,左右转动开合,调节光亮度还可挡风。而鸭头、脖子、肚子是腔室相通,肚子里有水,油燃烧产生的烟可以沿此通道(排烟管)排到肚子里被水吸收,既能灯火通明,又避免了烟雾缭绕。脖子可以拧开换水。
刷展的时候,我自己总会脑补展品的主人是怎么样使用这些器具,冷冰冰的带着泥土气息的展品似乎也鲜活了起来。
历史上没有更多的文字资料向我讲解海昏侯刘贺,即使有,也会怀疑这胜利者所书写的历史会不会有一丝丝的与事实不符。十万竹简陪葬,刘贺到底爱不爱学习?数吨五铢钱和金饼,刘贺作为一方诸侯,家财几何?
墓葬中还有许多厨具,比如一个用来蒸肉的将近一米高的青铜温鼎,还有专门加热佐料的小器具青铜染壶,“染”意为故人以肉蘸酱之举。作为资深吃货的我,看到这些特别的器具,也不禁想象,几千年前,汉朝国富民强,歌舞升平,刘贺在莺歌燕舞的宴会上饮酒烹肉,是不是正用着青铜温鼎?那个染壶中又加热着什么味道的佐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