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业升梁维东搭档领衔新班子,东莞发展有了新期待

南方+ 记者 郭文君 靳延明等  2016-05-04 19:41

4月28日,东莞召开全市领导干部大会,宣布省委对市委主要领导调整的决定。广东省委决定,吕业升任东莞市市委委员、常委、书记。

在此之前的4月1日,梁维东被任命为东莞代市长。

盘点吕业升和梁维东的工作经历,会发现二人身上有着相似的实干气魄与改革基因:在企业工作时间都超过10年,有着来自市场的鲜明烙印;都力推改革,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这些特质与东莞这座城市的气质也十分相符。东莞人民期待,由吕梁二人搭档领衔的新班子,能发挥尊重市场、坚持创新和锐意改革之所长,书写东莞发展的新篇章。

吕业升。资料图

让“星月辉映”更上一层楼

“繁星点点,独缺明月”,这是五年前外界对东莞企业生态的普遍评价。五年后的今天,一大批大企业逐渐落子东莞,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也从2010年的36.2%提高到2015年的48.5%,为这座制造之都补上了“星月辉映”的新华章。

这样的进步让人们对这座城市的企业未来自然有了更高的期待。按照“十三五”规划的设想,未来五年,东莞要大力发展总部经济,重点引进500强企业、跨国公司、国内大企业等在莞设立地区总部或职能型总部机构,鼓励企业将销售、研发等职能机构迁入东莞,设立独立核算销售总部、采购总部具体到2020年,全市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企业要达20家以上,有2家左右超500亿元的企业,有一家超千亿元企业。

如何在培育大企业集团的同时培养一大批“专精特”高成长性中小企业群,如何在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的同时提供最优政府服务,如何在培育本土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鼓励大型骨干企业、优势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改制上市、参与境外投资合作等方式加速壮大自身……要让“星月辉映”更上一层楼,很多命题亟待破解。

从目前来看,吕业升和梁维东的过往经历足以让人们在这些领域有更多的期待。知情人士分析,吕业升在国资系统历练多年,常年与大型央企、民企打交道,来到东莞之后,将有望充分发挥其在国资系统的工作经历优势,为东莞带来更多大企业对接经验。

而梁维东在顺德、南海主政期间就一直十分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伴随着民营经济这几年在东莞的加速崛起,人们有理由期待他们将会借此发展东风,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打开新局面。

梁维东。资料图

加快创新脚步,培育发展新动力

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近年来,东莞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适应新常态的核心任务,大力实施“科技东莞”工程和“人才东莞”战略,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另一方面,东莞仍然面临高端要素集聚能力不足的问题。城市格局、城市品质和营商环境对人才、技术、资本等高端要素的集聚能力仍有待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不够强,创新主体科技研发投入不足,高端人才、创新人才比例总量较小,劳动力结构有待优化。

对于新班子而言,这座城市创新的脚步还需加快。

要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战略,以建设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契机,参与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试点省建设,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培育市场化的创新机制,激活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构建创新生态系统,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对于正在转型升级中的东莞来说,眼下需要在区域创新体系、创新主体、创新型人才培养上下功夫。

例如,强化松山湖(生态园)的创新中心地位,沿松山湖新城路、生态园大道延伸,集聚国内外各类创新资源,打造东莞市的“创新轴”,形成南连深圳大沙河创新区、光明新区、南山区,北接广州科学城,纵贯珠三角东岸的“创新走廊”。

这条道路,任重而道远。

东莞大道。资料图

深层次推进改革,释放发展新动能

2014年初,广东省新一轮国企改革大幕拉开。随后,吕业升掌舵的省国资委打出多项改革“组合拳”:全面启动出清重组“僵尸企业”,加大资本运作力度,省属境内外上市公司全面开展重组定增并购或发债等运作,推进省属国企全面深化改革,在全国率先推出多项创新举措。

梁维东在顺德、南海主政时也推出了试点商事制度、梳理权力清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等多项改革举措。他说,“佛山人的血液里流淌着改革的DNA,要让改革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改革创新之于东莞的意义也同样重要。2015年,东莞市委提出的“三个走在前列”中,就包括“大力推动重点改革突破走在前列”。改革被视作东莞的立市之本、发展之基、腾飞之源。

目前,国家和省在东莞市的50多项“改革试点”稳步推进,300多项“莞版改革”已全面铺开,商事制度改革、项目投资建设审批体制改革等多项改革经验在全省全国推广。改革红利造就了新“东莞速度”,受到全国关注。

但客观而言,东莞上一阶段的改革,主要着力于经济体制改革,改革成效也更多地体现在经济领域,社会管理等领域的改革稍有欠缺。

接下来,东莞既要在更深层次推进改革,在社会、生态、民生、党建等领域统筹协调,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还要制定中长远改革规划,在争取更多国家和省改革试点的同时,每年推出一批叫得响、立得住、民众认可的特色改革,持续放大改革叠加效应。新班子如何出手,令人期待。

航拍桥头。资料图

借力“互联网+”圆梦“智慧东莞”

互联网的影响正在加速渗透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

作为国内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的先驱城市,东莞在这一领域已经打下了良好基础,在经济产业领域,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信息技术已经帮助或正在帮助传统制造进行全要素生产效率的提升,在城市管理领域、光启科学云端号、腾讯“互联网+”等智慧城市战略合作已然上路。

不过,从另一层面来看,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还没有形成普惠性发展福利,更多中小企业仍然面临较高成本与风险的融合转型选择,普罗大众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仍然没享受到优质而可期的城市升级红利。

“十三五”期间,东莞已经明确提出要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宽带中国”示范城市。

对于东莞而言,在未来数年需要做的是坚持信息化先导发展,通过超前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建立自主可靠的信息技术创新体系,着力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助力“智慧城市”和“智慧产业”并驾齐驱,进而推动多年来深化改革和转型升级所积蓄的厚实能量加速释放,构筑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和新动能。

长远来看,答好这份答卷,将关系到未来东莞的前途命运。

改善民生福祉,建设幸福包容之城

东莞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压力大。外来常住人口众多,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需求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解决外来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压力较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都有待提高。

对于新班子而言,要持续改善民生,要继续坚持民生为本,民生普惠,逐步扩大多层次、多样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加快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分布合理、均等公平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促进发展成果共享,大大提升城市幸福感。

例如,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为抓手,通过优化条件准入、积分制入户、企业自评人才入户和建立与居住年限相挂钩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机制,稳步有序地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全面建立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相适应的成本分担机制、投融资机制和行政管理体制。

这些是事关每个人的福祉,也是事关莞邑大地的城市根基。

东莞市清溪公园。资料图

提升文化软实力,加快建设文化名城

从打造“文化新城”到建设“文化名城”,过去十多年里,东莞在提升文化软实力上完成了一次跨越。在这里,图书馆、文化广场等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实现了全覆盖,成为全国的“样板”城市;在这里,原创音乐剧风靡全国,在全国大中小城市上演;在这里,漫博会成为广东省以及东莞市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

当前,正处于转型发展关键期的东莞,期待加快建设文化名城的脚步。按照“十三五”规划的设想,未来五年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弘扬东莞城市精神,增强东莞文化软实力,加快建设文化名城。在此过程中,东莞将全面提升公民文化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提高公民思想道德文化素养。

东莞的文化软实力备受外界关注。去年年全国两会前夕,东莞市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的桂冠,成为中国南海之滨文明城市群中的七座城市之一,成为当时省两会热议的焦点,得到代表委员们的高度认可。接下来,东莞能否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树立东莞现代文明新形象,是东莞人民的共同期待。

与此同时,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塑造东莞文化品牌;发展文化产业,推动东莞文化“走出去”;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市场监管工作机制等,同样是东莞未来五年需要推动的重点工作。

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地,眼下最令东莞人民期待的是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工作进展。这不仅是东莞保护文化、延续文脉的要求,更是提升城市形象、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抓手。

【采写】郭文君 靳延明 黄少宏 黄颖川

编辑 李啸啸

相关文章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