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郑佳欣、李丹等 2016-05-04 07:53
4月,珠三角九市先后公布了一季度经济数据。从数据看,珠三角各地经济运行稳健开局,广州、深圳、佛山、东莞在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上为广东提供支撑,再加上珠海、惠州,珠三角六市经济增速“跑赢”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
东莞电子信息业增长20.3%,珠海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55.6%……在制造业产能过剩的宏观背景下,作为中国制造业重镇的珠三角各地一季度制造业顶住下行压力,工业生产步履稳健。专家表示,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在拉动珠三角各地的经济增长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广深佛莞
经济运行好于预期
据初步核算并经国家统计局核定,一季度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272.24亿元,同比增长7.3%。从一季度经济数据看,广深佛莞四座城市从经济总量到增速,都在为广东提供强劲的支撑。
广深两大城市都实现“十三五”首年首季“开门红”。一季度,广州全市地区生产总值4118.39亿元,增长8%,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而深圳一季度全市生产总值3887.9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4%。
佛山、东莞两大制造业重镇同样发展脚步加快。今年一季度,佛山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56.9亿元,增长7.8%。而经初步测算,今年一季度,东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97.96亿元,同比增长7.8%。
从经济增速看,广深佛莞四地的一季度经济增速均高出国家和省,经济运行稳健开局、好于预期。
除了这四大城市之外,惠州在今年一季度的经济表现堪称“黑马”,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3.8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在珠江三角洲九个城市中,仅次于深圳。
数据还显示,一季度,珠海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39.5亿元,同比增长7.8%。而中山地区生产总值实现654.67亿元,同比增长7.1%,比2015年全年回落1.3个百分点,但增速仍保持在中高速运行区间。
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认为,珠三角各地一季度经济增速显著,与去年下半年以来各地积极采取措施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有关,为中小企业减税、扩大信贷投入力度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支持了各地经济的增长,具体到各地,广州和佛山等地的大项目接连上马也是一季度经济数据较好的原因之一。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宏观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陈再齐认为,尽管具体到各个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各有不同,但合理的产业规划是珠三角各地实现“十三五”开篇之年经济“开门红”的重要原因。
先进制造业
牵起经济增长“牛鼻子”
记者梳理珠三角九市公布的统计数据发现,制造业产能过剩的宏观背景下,珠三角九市一季度制造业顶住下行压力,工业生产步履稳健,产业内部结构也不断优化。
在广州,汽车、电子、石化三大支柱产业产值2048.27亿元,增长11.9%,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的主要动力。与此同时,一季度广州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0%左右,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816.95亿元,增长11.6%。
在深圳,互联网、新材料、生物、新能源、节能环保、文化创意、新一代信息技术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海洋经济、航空航天、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生命健康四大未来产业保持较好增长势头,共实现增加值1555.16亿元,增长12.1%,分别高于GDP和规模以上工业3.7和4.5个百分点,占GDP比重达到40.0%。
被称为“世界工厂”的东莞,今年3月以来成为媒体关注的转型焦点,东莞的转型升级路径备受关注。一季度,东莞的表现也同样证明这里正在发生的变化:先进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08.41亿元,增长13.3%,增速比全市平均水平快6.9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41.07亿元,增长17.0%,增速比全市平均水平快10.6个百分点。在手机生产企业产量增长较快的带动下,占比最大的电子信息业实现增加值218.59亿元,增长20.3%,拉动东莞全市规上工业增长6.2个百分点。
广东加快打造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在珠海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今年一季度,珠海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55.6%,船舶、航空航天等制造业增长近40%,显示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龙头效应逐步显现,产业高端化特征日趋明显。
惠州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先进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18.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3.5%,比去年全年高1.5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54.2亿元,同比增长11.5%。惠州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比重提高,逐步显示产业的转型升级。
在林江看来,不管是珠海、惠州、东莞还是广州,制造业都占据了比较大的比重,这些数据正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拉动珠三角各地的经济增长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小微企业
珠三角各市逆势而上
值得关注的是,在经济下行压力下,珠三角多地小微企业活跃度却在不断提升,成为当前珠三角经济发展的一抹亮色。
中山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303.3亿元,同比增长7.2%,增速自2015年一季度以来首次超过GDP水平。从企业类型看,大、中型企业支撑作用突显,占比合计72.2%;但小、微型企业增速更快,分别达到13.2%和54.1%,明显快于大、中型企业。
作为全国15个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之一,江门同样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今年1-3月,江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7.53亿元,增长8.2%,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6个百分点。中、小型企业是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的主力。1-3月中、小型企业分别增长9.5%和15.8%,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1.3和7.6个百分点。
广东经济的市场化程度较高,中小型企业占主导地位。在全国经济下行的压力下,珠三角的小微企业为何可以逆势而上?
林江认为,从中央到地方积极地为中小型企业减税,为它们的发展营造了宽松的环境。此外,更重要的是,珠三角各地政府在想方设法地为中小型企业进行产业转型的规划和指引,引入银行和风投机构。“中小企业不太有能力去做研发、营销,政府帮助企业将这些事务交给从事现代服务业的机构,这种专业化分工及产业链条的形成,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很有帮助”。
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下,中小微企业能敏锐地嗅出市场变化,并进行灵活调整的优势也体现出来。“中小企业在一些新兴的产业领域,比如无人机、智能化装备等技术变革很快的领域,能够更迅速地把握机遇。”陈再齐说。
外贸进出口
东莞进出口值保持增长
作为外贸依存度最高的省份,外贸进出口的情况对广东经济发展十分重要。尽管珠海、惠州等城市的外贸进出口仍然面临挑战,但是作为广东外向型经济典型代表的东莞,外贸进出口值则显示保持增长。一季度,东莞全市进出口总额2131.1亿元,同比增长1.9%。其中,加工贸易进出口均小幅萎缩,一般贸易出口涨幅较大。
广州外贸更是一路快跑。今年一季度,广州实现进出口总值1864亿元,同比增长5.2%。新兴市场的表现突出,如对非洲进出口178.6亿元,增长59.7%。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主任陈万灵分析,广州对东盟、中东、非洲等“海丝”市场外贸保持50%以上的增长可以预期,同时这些新兴市场的增量也可以弥补对韩、台等传统“亚洲四小龙”的贸易下降。
“国际贸易市场已经开始回稳,这从广交会上就可以看出来。”林江说,国际市场“西边不亮东边亮”,欧美市场不景气,但中东、南美洲以及东南亚市场的需求还有待开发。他认为,珠三角各地进出口贸易普遍萎缩不一定是件坏事,反而可以成为倒逼外贸出口升级转型的机会。
林江表示,企业应该加强品牌管理,让更多自有知识产权的产品走出去,同时要善用内销市场,通过内外的互动,以内销来促进外销。
【记者】郑佳欣 李丹 何康杰 谭亦芳 见习记者 王诗琪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