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播客”时代,广州这些年轻人正在靠声音创业

南方+ 记者 周豫  2016-04-22 20:35

当下,智能手机已经成了新时代的“随身听”,尤其是各类电台类APP的兴起,让播客变得再次流行了起来。

就在广州,一些传统从业者也纷纷在“互联网+”时代寻找存活以及发展的可能性。 

在这些人当中,有对“声音”抱有敬畏之心的文艺女青年,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去圆自己童年的一个“梦”;也有几经波折的电台主持人,他们从实体电台转到网络电台,在与年轻人线上和线下的“互动”中,传播乐观、自信和爱;还有替就业难的艺校生“做媒”的高校辅导员,通过“播客”,为学生与市场“牵线搭桥”。

他们是手机那头的“播客”,也是新时代的内容创作者,正是这些形式多样的创新和尝试,丰富着我们的视听世界。


故事1

爱讲故事的妈妈永远不会老

初见王宁,她一头爽利的短发,大眼睛忽闪忽闪的,特别有精神,让人误以为她是个刚毕业的90后小女生。

实际上80后的她如今已是一个一岁半大男孩的妈妈,也是一名新媒体工作者。

因为这个新生命的到来,潜藏在她脑袋里的某个念头也最终变成了现实——不久前,她的公众号“花花故事会”终于上线了,不同于其他公号,这是一个以声音为主导的平台,每篇都有一个故事,主要听众是12岁以下的孩子及其父母。没人看得出,王宁是一个有孩子的母亲了。 受访者提供“我是一个特别爱说话的人。”王宁这样描述自己,在孩子还在她肚子里的时候,她就开始给他“编故事”了。

或许是因为幼年时姥爷每天给她讲故事的缘故,早在读初中的时候王宁便开始自己录磁带。即便是在高考前夕,她也没有放弃“讲故事”这个爱好。

有一次,她去表哥家里,看到3岁半的小侄女拥有1000多本书!可惜的是,由于工作太忙,表哥表嫂都没有时间给女儿读书。

她记得:“当时嫂子顺手拿了一本读了两句,小侄女就说:‘没有姑姑念得好听。’”

“小孩子是有辨别能力的,他们会喜欢那些动听的、悦耳的声音。”听到这句话,王宁就觉得,自己确实有“讲故事”的天赋。

等到自己的孩子大了些,时间和精力都允许了,她终于着手开始把这个儿时的梦想实现:从淘宝上买了一套器材,在家里开始干起“主播”的活计来。

王宁把开设“讲故事”公众号当成一次“玩票”的尝试。

“这个公号不放文字‘鸡汤’,也不分享育儿知识,我更不是心理导师,只是单纯爱讲故事的‘花花’,当一个孩子们睡前的好朋友。”

在标题的设计和内容的选择上,王宁已经有了一套自己的经验。“由于家长是看文字,而孩子是听语音的,所以图文编辑和标题需要符合大人的口味,精美的绘本图画和素净的排版,再配上两三百字的‘花花说’,就足够了。”

“找故事”才是最困难的事情。

她发现,如今不少儿童故事书或多或少都带有“成人化”的痕迹,挑选起来需要特别小心。

比如,故事主要人物一般不要超过3个,人物关系太复杂,小孩子接受起来就会很困难。

她还发现,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中间常常会出现“杀害”“诅咒”之类的字眼,通过声音传播出去,渲染性会更强,因此要特别小心。

在王宁看来,想要一个故事100%没有争议是很困难的,只能尽自己最大努力去避免,因此她更倾向于给孩子讲述“生活习惯养成”类故事,比如《先左脚,再右脚》《牙齿大街的新鲜事》等等,“避免把成人的道德取向灌输给孩子。”

“花花故事会”虽然开办时间不久,但后台常常有妈妈们的留言和反馈,诸如“孩子听了故事,主动去刷牙了”等等,这些都让王宁觉得开心。

一位移民瑞士的妈妈在后台说,想让孩子学习中文,但在国外没有语言环境,又买不到中文绘本,特别希望能借这个平台让孩子学习中文对话。

“花花故事会”公众号近期作品。 手机截图

受到她的启发,王宁开始琢磨着为这个平台增设“英文故事”的“菜单”选项,“把双语结合起来,用更贴近生活的语言讲故事,而不是像上课一样,只有英文场景对话。”她正为此物色一位专业伙伴,“怎么着也得英语‘专八’以上吧。”

如今每到周末或者节假日,王宁也会鼓励妈妈们自己给孩子们“讲故事”。

“我打小是听故事长大的,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家长不妨多试试,去开拓孩子的想象空间,而且爱讲故事的妈妈永远不会老。”

一直以来,王宁都对好听的“声音”抱有一种“敬畏”的心态。

“语言的目的是交流,好听的声音最容易被接受,传播也是最有效的。”正因为如此,“吹毛求疵”的她希望“花花故事会”能一直保持“讲故事”的内容框架,“让大家免费听好故事,这一点是永远不变的。”

“我没有什么野心,只想安静地做一个故事‘播放器’,希望你的小手能够按下‘开始键’。”王宁笑着说。

故事2

“老男孩”的13年电台情缘

一个存活了13年的电台节目是怎样的?让“一些事一些情”来告诉你。

这档从2003年就开播的老牌电台节目可以说是很多广州“80后”整整一代人的青春回忆。

即便到了如今的智能手机时代,即便最初听节目的“小毛孩”已经成家立业,但它依然还在——除了收音机里的FM97.4、网络电台“荔枝”,它还活跃于BBS社区、微博和微信公众号里。

他们主办的“一些事一些情”在广州很火爆。 受访者提供

负责打理节目是Hugo与阿智,他们喜欢把听众成为“Friend”。不少听友说,“要和Hugo与阿智约定80岁。”

“一些事一些情”原是一个“以自己的人生经验为青年人解答情感问题”的电台节目,但主持方式却特别有意思:

Hugo和阿智以E-mail加上每期微博、微信“暗号”加评论等方式播出读者来信,并加入自己的看法。他俩对自己的定位是“助理”,听众才是“主持人”。

节目开播以来一直备受年轻人喜爱,曾连续两年杀入广东地区节目收听率前十之列。

节目录音在电台官方网站的下载量更多达千万次,是听众心目中当之无愧的“下载王”。去年,也就是节目12周年之际,Hugo和阿智携手《中国好声音》的人气歌手去了趟韩国,为所有的“Friend”打造了一首节目周年主题曲《床前明月光》。

歌里这样唱到:“奉劝着每一位一对,乐观不只是我,自信也发现很多……床前明月光,请紧接下一句。时日像流水,给他多些赞许。”“乐观自信”是Hugo一直以来的人生观,他也希望通过“声音”把这种态度传递给更多人。

Hugo是个80后,和许多人一样,大学毕业后找了一家专业对口的单位,做建筑设计。家里父母是大学老师。Hugo从小能说会道,喜欢时尚,力争做“胖子界的型男”,口头禅是:努力工作,认真享乐。

回忆起当年创办“一些事一些情”的经历,Hugo告诉记者,早年他帮电台设计办公楼,跟人家混熟了,因为“很能说”,便加盟了一档电台脱口秀。

“节目开设以来收到了大量听众的E—mail,写到好多感情问题。”于是,节目最开始放歌,接下来Hugo和阿智便开始“碎碎念”,穿插和听众的互动,他们的主持风格轻松惬意,“想到什么说什么”,没想到反而大受欢迎。

但生活往往并非总是如你所愿,节目从2003年创办到现在,也历经了好些起起伏伏。在互联网时代,传统广播电台也面临“转型”,Hugo和阿智的节目前后在“珠江经济广播”“广东电台音乐之声”“城市之声”辗转。

2011年1月,两人在做完“城市之声”最后一期节目后暂别广播,将“主阵地”转移到2010年创办的官网社区LoveQ.cn。

Hugo称自己是一个“有点理想与野心的普通人”,最理想的快乐便是“和朋友及家人分享自己喜欢的东西”,而最恐惧的就是“突然间没了创意”。

一直以来,他和阿智都在不断地“折腾”:先是在2006年搞了专题网站,供听友下载节目,后来听友们觉得不过瘾,要求他们顺便做个BBS交友论坛。等到了2009年,他们又开始玩起了时尚设计,据说当时Hugo设计的一款鞋子发售之后,有的粉丝甚至通宵排队支持。

这个时代,“双向沟通”的参与度很高,每次节目结束,两人微博的留言总数都超过5000条。不仅如此,线下更聚集了一大群“粉丝”,“一起玩乐”是他们的共同口号。

4月13日晚在足球飞球场,“一些事一些情”足球俱乐部还举办了一场招募活动。

原来,Hugo和阿智非常热爱足球,而节目听众也有很大一部分是足球迷,早在2008年,一帮热心听众便自发组织了LoveQ足球队。

“既然大家这么喜欢足球,为何不组一个官方足球队,有空的时候来一场友谊赛呢?”Hugo很是得意地说,“一个电台节目组建足球队,好像还没人玩过呢,哈哈。”

故事3

为年轻人和艺术“做媒”的人

除了“声音”这种媒介,越多越多的“播客”也在把自己的原创视频短片上传到网上。

不同于靠网友点击率来赚人眼球和收入的“网红”模式,对于很多刚刚从艺术学校毕业的年轻人而言,“找项目、求生存”是他们做“播客”最重要的目的之一。

这些新人虽然“草根”,却大多有着专业的表演能力和学习经验。

星海音乐学院声乐系毕业生钟璐、钟茜两姐妹是孪生双胞胎,还在学校读书期间,两人就曾多次参加全省范围的声乐比赛,经验非常丰富。“毕业后,为了继续从事我们喜欢的演艺事业,向很多经纪文化公司投了简历,但是机会非常少。”

星海音乐学院声乐系毕业生钟璐、钟茜两姐妹是孪生双胞胎。 受访者提供

更让她俩头疼的是,由于演艺市场的交易模式仍然不够透明,“大多数时候,我们只能依靠熟人介绍或者经纪中介找项目。”转手的经纪越多,她俩的劳动成果被“剥去”的也更多,“一单演出,很可能到手的只有两三成,很难维持生计。”

虽然姐妹俩也尝试过把自己比赛获奖的声频、视频放在网上,希望能够找到一些演出的好项目,但收效甚微,“如果能有个公开透明的‘播客’聚合平台就好了,让我们能够和演出需求方自己对接。”钟璐和钟茜说。她们知道,像她们这样为“找工作”发愁的艺术毕业生并非少数。

最后,她们找到了阿华,得知他正在筹备一款名叫“看艺”的“播客”聚合型APP,便有心在平台上试了试,“一个月下来,我们居然接到了10多个订单,有了相对固定的演出机会,收入也稳定了。”她们发现,身份认证、资格审核、上传资料、网页构建等等一整套详细流程“走完”需时还不到一个小时。

阿华是星海音乐学院的一名老师,却是不少学生心目中的“大家长”。

“我兼任了一段时间辅导员,负责学生的就业工作。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适合创业,也没有创业条件,很多创业导师自己都没有创业经验,又怎么去指导他们呢?”特别对于表演专业的学生而言,市场于他们而言,实在太陌生。

于是,阿华就想着,怎么尽可能用自己的经验去帮助学生和市场之间“牵线搭桥”。他说,“看艺”只是一个“播客”的信息聚合平台,具体沟通事宜全权交给供需双方自己负责对接,“互联网时代,各个行业都是开放的,大多数的年轻表演艺人并不是没有市场,只是没有人专门去为他们做这件事情罢了。”

就在双胞胎姐妹发布资料的不到几天,就有人找到了她们约谈演出项目,“我们自己和对方谈价、相互缴纳演出担保、购买人身保险,每个环节都是公开透明的。”因为演出地点在佛山,考虑到工作会很晚,为了安全起见,她俩决定通过“看艺”APP选一位女“保镖”做助理,“乘车、吃饭、沟通的事都交给她,不用再分心了。”

当晚,因为演出效果不错,主办方临时决定想多增加一个小时的节目,“要是以往,我们可能完全不知道怎么应对,价格、住宿一堆问题都要解决,很棘手的。现在全部交给她就好了。”

从事萨克斯表演的小杨在平台上更是出乎意料地受欢迎,“学萨克斯毕业后不好就业,当初为了考音乐学院,爸妈的教育投资花了几十万,临近毕业,我不得不面对的是用人单位开出的3000、4000元的低月薪。”他甚至一度想放弃表演,去从事一些和音乐无关的工作。

没想到,把自己的表演视频和照片放上网上平台后,“居然有人主动来找我了,虽然一开始的价格并不高,但至少可以保证我学的音乐不会丢。”

在线下,很多学生已经不愁找不到项目了,现在阿华和他的“小伙伴们”正琢磨着怎么把线上“播客”节目做起来。“很多‘播客’在网上都在单兵作战,既然有这个平台,为什么不利用网络大数据,把他们聚集在一起做些尝试?”

他相信,这些年轻有才华的“播客”们一定是未来线上演出的优质创作者,只要有想法、有态度,“互联网+演艺”大有作为。

编辑 范思鼎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