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疫苗事件爆发后,深圳有门诊疫苗接种量最高减8成

南方+ 记者 向雨航  2016-04-19 21:05

“互联网+”时代,如何保障疫苗接种的安全性呢?4月19日,“互联网+预防接种平台”研讨会在深圳市疾控中心举行。会上,深圳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主任张世英介绍,山东疫苗事件发生后,市疾控中心监控10家接种门诊的疫苗接种情况发现,门诊疫苗接种量下降最高的达到80%。

514个门诊实现互联网接种疫苗

近期的山东疫苗事件,公众在充分关注疫苗安全的同时,对预防接种再次出现了信任缺失,而信任缺失直接导致市民疫苗接种量也下降。

深圳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主任张世英介绍,在山东疫苗事件发生后,市疾控中心对事件发生前后的3月17日和3月24日两个时间点,10家接种门诊的疫苗接种情况进行调查后发现,门诊疫苗接种量下降最高的达到80%,最低的下降了40%,10个门诊平均接种量下降了61%.“这表明山东疫苗事件对市民疫苗接种的影响还是很大。”张世英说。

预防接种是预防、控制疾病的有效措施,对保护儿童的健康成长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互联网+”时代,预防接种信息化的创新使预防接种工作迈上新的台阶,从传统的一维、单向、被动式服务进入到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多维、双向、主动服务新模式。提高预防接种工作效率,减少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预防接种信任缺失也成“互联网+预防接种平台”新的使命。

2014年11月11日,深圳率先在罗湖区启动移动预防接种管理应用平台“疫苗宝”,填补了国内预防接种移动信息化管理的空白。2015年9月,深圳三代人科技有限公司把该公司的平台“小豆苗”与同行产品“疫苗宝”进行整合。小豆苗以“互联网+预防接种移动应用系统”为切入点,从打针环节往前后延伸,贯穿接种前中后三个阶段,做好预防接种全流程管理。连通接种方和受种方,打破信息不对称,实现医生和用户的双向互动。

会上,深圳市疾控中心主任程锦泉介绍,深圳市共有520个接种门诊,目前已有514个门诊完成启动小豆苗的“互联网+预防接种平台”工作,超过一半的接种门诊开通了互联网预约服务,这一平台目前已服务全市近30万儿童。

冷链温度24小时监测

4月13日,国务院通过了关于修订《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决定,推进疫苗全程追溯体系建设,加强疫苗冷链管理,建立完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保险机制。

在新的政策前提下,基于“互联网+预防接种平台”,深圳又将如何推动疫苗的安全接种呢?

程锦泉介绍,首先是利用互联网平台加大对疫苗的监管。实际上,深圳早在一年前就推进疫苗全程追溯体系建设,建立基于疫苗电子监管码的系统,进行溯源,“通过电子监管码,每一支疫苗从哪里来,打到哪里去了,谁打的都可以追溯,保障疫苗接种的安全。”

其次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强对疫苗冷链的监管。程锦泉表示,山东疫苗事件主要是疫苗冷链出了问题,而深圳正准备推广疫苗冷链的实时监管,把疫苗的温控管理与互联网结合,实现冷链24小时的无缝对接,同时提供本地温度监测终端,冷链监测平台和手机报警。“如果疫苗冷库或者冰箱温度出现问题了,相关负责人会及时收到短信报警。”程锦泉说,目前罗湖区已经完成了冷链实时监管系统的建设,计划向全市推广,保障疫苗的安全。此外,深圳还计划把预防接种管理系统与儿童保健管理系统、学生健康监测系统等实现互联互通,保障儿童疫苗接种的安全性。

互联网平台将探索“三码合一”

“通过移动互联网应用系统,小豆苗目前已经初步实现了人与人的连接。”深圳市三代人科技公司总经理余农表示。但是,在新的政策环境下,平台未来要致力于实现人与物的连接,比如通过疫苗编码、儿童编码、接种医生编码的“三码合一”,将疫苗产品、冷链、物流、库存等各个环节进行联通,形成疫苗全程可追溯机制,让信息的对称和透明为接种安全保驾护航。

未来,互联网+预防接种平台要实现的最终目标是,打通地域和人员流动对信息的阻隔,实现真正的跨地域接种。打通生产方、管理方和用户之间的信息阻隔,让疫苗的信息透明化。打通用户和门诊之间的信息阻隔,优化接种通知和咨询方式。通过这几个“打通”,建立一个更系统、更畅通、更透明的信息系统,从而改变旧的预防接种模式,在循序渐进的浸润中,能达成对预防接种行业生态的改善,从而确保疫苗接种安全。

编辑 陈海燕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