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谭畅 2016-04-19 19:52
“钢——钢——钢——吉新!吉新!吉新!”
东京时间4月14日晚10点26分,关景斌正在日本福冈市家中看电视,他的手机突然发出尖锐的警报声。
“吉新”是“地震”的日语发音。
关景斌一开始有点懵,他已经很久没听到这种警报声了。妻子和孩子都从房间跑到客厅,问:“是不是要地震了?”
关景斌一下反应过来。
4月18日,关景斌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当时他心里想的第一件事是留出逃生通道。
哗地一声,他打开了窗户——他家在一楼,可以由窗户逃到小院里。家人把门也打开来,之后,他们留在家中,静观其变。
地面开始晃动。此时,距离手机发出警报过了约十几秒。
4月18日,南方周末记者恰好随“中国青年丰田环境保护资助行动”研修团参访大阪市立阿倍野防灾中心。大阪并未受到地震影响,但防灾中心对日本防震的种种介绍,可为中国提供防震镜鉴。
大阪消防振兴协会职员武田一夫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了日本的地震预警体系。
日本气象厅和一些防灾科研机构在全国设立了上千个地震监测站。地震发生时,监测站观测到速度较快的垂直震波,就立即向日本气象厅传送信息。
日本强制要求国内三大手机运营商支持地震预警功能,一旦收到日本气象厅的预警,就通过手机发出警报。
在速度较慢但破坏力更强的水平震波到达前,根据距离震中位置的不同,预警可以为民众争取一点时间。
这“一点时间”都以秒计。“重要的是,日本国民知道在短短数秒中该如何反应。”武田一夫说。
这得益于日本从小开始进行的防灾教育。
“日本是个多灾多难的国家,国民从小有应对自然灾害的智慧。”东北人关景斌1992年来到日本定居,二十多年过去,即便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地震培训,地震发生时该怎么做,他已经形成了条件反射。
“你融入到日本社会之后,这些(防灾知识)自然就知道了,成为一种常识。但在一个社会是常识的,换一个地方就未必是常识。”关景斌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大阪市立阿倍野防灾中心就是一个教“常识”的地方。这里真实再现了地震刚发生后的室内和街区景象,参观者可以学习如何在地震发生后进行消防、避难及救援活动。
在巨震体验区,参观者可以体验到根据震波还原的阪神大地震时的晃摆,还有日本科学家预测会在30年内发生的南海8级地震的晃摆。
4月18日,该中心工作人员滕丸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大阪府很多中小学生会前来接受防灾课程体验,周边地区的学生也会将这里作为毕业旅行的一个选项。而在日本,各大城市都有类似的防灾体验中心。
“中国青年丰田环境保护资助行动”研修团是中心当日接待的第一波参观者。
研修团副团长、北京第二外国语附属中学校长付晓洁感慨地说:“我们平常也会给学生进行防灾教育,但还是以讲道理为主,不像日本这样创造条件让每个人尝试,从小培养风险意识。”
“通过高水平的风险传播,可以有效提高社会应对各类风险的能力,增强社会心理的稳定感。这些先进的经验,值得研究和学习。”研修团团员、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胡钰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除了防震教育,另一个令关景斌感慨的是建筑质量。
接到熊本地震预警后,关景斌没有马上往外跑。“是因为对我家的房子有极大的信心。我家柱子里的钢筋老多了!”关景斌张开双臂比划着。
最近,他家附近在新建商品房,关景斌经过建筑工地时常驻足观看。他发现日本建筑工人在盖房时,地基打得特别牢,而且水泥柱里密实地排列着“像小女孩胳膊那么粗的钢筋”。
早在1923年关东大地震之后,日本就制定法律,要求建造房屋时必须计算防震程度,1995年颁布了建筑防震标准——《建筑基准法》。《建筑基准法》规定,日本的高层建筑必须能够抵御里氏7级以上的强烈地震。一个建筑工程为获得开工许可,除了设计、施工图纸等文件外,还必须提交建筑抗震报告书。普通的一个八九层公寓楼,其抗震报告书动辄厚达两三百页。
关景斌在日本买房时曾要求地产商提供设计图纸,对方马上拿出厚厚一摞。
“你拿着图纸问抗震结构,他们都对答如流。”对于已居住多年的民房,日本居民可以向政府申请抗震合格证,政府派人免费检查,合格后颁发证书。
熊本地震那天晚上,关景斌“震完又睡着了”。在地震频发的日本,他感到“住得有安全感”。
【来源】南方周末,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