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凤凰单丛春茶采摘时

南方+  2016-04-18 09:58


茶乡岭上多白云。 文少庆 摄


又到春茶采摘时。安宣 摄


凤凰单丛茶传统制作技艺之晾青。 领云 提供


古茶树上采春茶。 文少庆 摄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指我国人民在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发展中,创造并传承至今的独特的农业生产系统。潮安凤凰单丛茶文化系统作为被国家农业部所确认的第二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其数百年的古茶树资源、十大香型等生态特征、历代传承发展的育种技术、传统单丛茶的采制技艺、充满地方文化特色的茶叶命名以及其他茶文化与自然、人文景观,成为了当地实现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独具魅力的文化资源。

好山好水出好茶

潮安凤凰单丛茶文化系统所在的潮安区凤凰镇,群山环抱,云蒸雾蔚,山川秀美,最高海拔达1498米。这里年平均气温20℃,有山高日照短,云雾雨量多,冬春来得早,春寒去得迟的天气特点,土壤呈酸性,PH4.5-6.5。由于气候和土壤适合于茶树的喜温、喜酸、好湿和耐阴的生物学特性,构成了生产名优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条件。

潮安区凤凰镇现有茶园面积6万多亩,主要分布于600米以上的中高山茶区,年产茶叶300多万公斤。茶区共有200年以上的古茶树3700多株,被专家誉为“中国之国宝,世界罕见之优稀茶树资源”。凤凰单丛茶标志的“宋种”古茶树观光点与凤凰天池、凤鸟髻、凤凰茶博馆、东兴村省级古村落、中国畲族发祥地等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一起成为当地重要的茶文化与生态旅游资源。

“身世”起源与荣誉光环

凤凰茶叶种植历史悠久,传说始于南宋末年,文献记载见诸嘉靖二十六年(1547)的《潮州府志》。几百年来,当地茶农在生产实践中发现、分离出数量众多的品质优异的茶树,采取和创立“单株采摘,单株制作”的独特生产模式,成为扬名中外的凤凰单丛茶。

1985年,“凤凰水仙”单丛茶被全国茶树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级茶树良种“华茶17号”。

1988年,凤凰单丛茶被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省级茶树良种。

1995年,凤凰镇被授予“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

2008年,凤凰镇被中国茶叶学会评定为“中国名茶之乡”。

2010年,凤凰单丛茶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14年,凤凰单丛茶文化系统被国家农业部确认为第二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2015年,“凤凰单丛乌龙茶资源利用和品质提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荣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编辑 苏仕日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