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个村的楠木那么强?紫禁城的柱子都用它

中国江西网  2016-04-14 19:42

漫山滴翠的绿色植物、成群挺拔的古楠木、亭台楼榭点缀其中……

14日上午,当记者乘坐一个小时的车程来到新江乡石坑村一个千年古村时,被眼前的这一切所吸引。

满山的楠木,枝繁叶茂,挺拔伟岸,一棵棵二三十米高直径30-40厘米的楠木酷似孙悟空手中的金箍棒直指云天。

石坑村保存了300余株珍贵楠木。

石坑村村支部书记邹庆安说笑道,“这些楠木用现在的词来说可是‘高富帅’‘白富美’级别的。之所以这么说,因为他们‘身高’够高,他们自身的价值很高,随便一棵至少价值百万元。而帅气就更不用说了,这些楠木都很挺拔帅气。随后邹书记指着一根木树向记者说道,“你看,这颗楠木树是不是特别像一只手伸出去,造型凹的很好。”

邹书记还向记者介绍道,楠木自古以来就是香饽饽。因为其生长缓慢,不过也正因其慢,材质才能无比结实坚硬。就算石头风化了,楠木都不会风化。加之树干挺直,所以历朝历代的皇宫殿堂,必用楠木为栋梁。甚至皇帝驾崩了,也会用楠木做棺椁。

“这并不是说说而已,我们祠堂门口的柱子使用的就是楠木,如今已经600多年了,依旧完好。而大家最熟悉的紫禁城,其城内的百余根柱子就是来自遂川我们石坑村,”邹书记说道。

记者查阅资料了解到,南方的古楠木在当时几乎被砍伐殆尽,若是你能见到一株几百年树龄的古楠木,是很难得的。

可是石坑村确保存了300余棵古楠木,其中600年以上树龄的就有160多棵。究竟石坑村是如何将其保存下来的?

面对记者的疑问,邹书记对记者说,石坑村的祖祖辈辈,爱护楠木之心,不亚于爱护自家的宝贝儿孙,因为楠木关乎邹家人的宗祠香火、血脉传承。

原来从明代起,但凡石坑村的村民家里添了男丁,必种一棵楠木,因由于“男”和“楠”是谐音。

楠木苗沐风栉雨茁壮成长,预示男孩无灾无病健康成人。若楠木苗不幸夭折了,则预示不吉。所以村民们将砍伐楠木视为大忌,不仅舍命护卫,且对树苗浇水施肥精心培育,期望着家族儿孙,能如楠木那样成为经天纬地的栋梁之才。

正靠着石坑村历代的保护,石坑村才能拥有十分珍贵的千年楠木群,原始森林,森林覆盖率93%,是“全国绿化造林千佳村”、“江西省绿化最佳村”和“全国生态文化村”。

编辑 范思鼎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