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 记者 刘幸 邱伟荣 2016-04-11 11:53
人工繁殖鳄蜥成功
十年繁育近200条
文/广州日报记者刘幸 图/广州日报记者邱伟荣 通讯员林荫
被誉为蜥蜴界“大熊猫”的鳄蜥成功实现大规模人工繁殖!上周末,记者跟随省林业厅至茂名采访获悉,茂名林洲顶保护区管理处科研人员从2005年起尝试人工繁育鳄蜥,10年来,茂名林洲顶保护区成功突破鳄蜥救护与人工繁育技术,人工繁殖鳄蜥近两百条,约占鳄蜥种群数量的20%。
鳄蜥自然保护区工程师于海此前告诉记者,鳄蜥是中山大学生物系考察队于1928年5月至1929年6月前往广西金秀县大瑶山进行考察时发现的。当时,中山大学生物系考察队在瑶山罗香及其相邻村寨发现28条陌生的爬行小动物,似蜥蜴又像鳄鱼,十分奇特。
2004年,国家林业局全国普查发现,两广地区的鳄蜥仅有1000多条,比大熊猫的数量还少。记者跟随省林业厅采访得知,林洲顶省级自然保护区有着目前全球最大的鳄蜥种群分布地,目前,保护区内救护的鳄蜥达200多条,约占总量的20%。
据茂名市林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林洲顶自然保护区始建于2007年1月,其前身为以国营八一林场为基础而建设的自然保护区,位于茂名市的东北部。保护区于2005年开始救护鳄蜥并进行人工饲养技术摸索。2005年,共救护养殖鳄蜥5条,其中成体2条(1雌1雄),亚成体3条。
在此基础上,科研人员于2006年5月开始开展人工室内配对繁殖试验,配对的母成蜥于2007年10月9日顺利产下4条。2008年,林洲顶鳄蜥得到省林业局和上级有关部门的重视,保护区也加大了鳄蜥的救护数量。
2009年,救护的鳄蜥产仔100多条,幼仔出生成活率90%以上,是野生成活率的10倍。到目前为止,经过专业技术人员的不断努力,保护区内现繁育有幼蜥59条,成年鳄蜥137条。
揭秘:人工繁殖最难的是孵化
据介绍,在人工繁殖的过程中,最难的阶段就是孵化。鳄蜥是卵胎生的,雌雄交配多于6~8月在水中进行。如果母蜥受孕,则拒绝雄性的交配。胚胎在腹腔进行孵化,靠蛋黄提供营养。一般经过4个月在母体内已经发育完全,随着母蜥进入冬眠状态,待到翌年的4~5月,当气温达到20~24℃时,母蜥苏醒就开始产仔。每条孕蜥产仔2~8条。孕蜥产仔时间一般在1~2天内完成,如果遇到外界条件变化(如气温骤变),也有中途停止而延续3~4天才逐渐完成,仔蜥也因此可能出现畸形(通常体弱,躯干和尾部弯曲),常于3~5天内死去。人工繁殖的鳄蜥还容易长皮肤病,只要水质不好,它们就容易患上皮肤病,出现皮肤溃烂。
据介绍,2008年~2009年,保护区兴建了600多平方米的鳄蜥繁育中心和电子监控设备、鳄蜥生态养殖池、人工孵化池等多项基础设施。2014年,保护区对繁育池进行了升级改造,建设了鳄蜥遮阳工程,进一步优化了鳄蜥的救护繁育环境,鳄蜥繁育中心具有生态区、繁殖区、观赏区、实验区与育幼区等多功能设施。
如今,鳄蜥繁育中心专门配置2名专职饲养员,与华南濒危所等科研所合作,建立健全鳄蜥救护繁育档案,规范了繁育中心的各个功能区。开展了鳄蜥的生活习性、繁育环境、交配产仔、仿生态繁育、食物营养、死亡率等多方面的观测、试验和摸索。
鳄蜥也是广东最具特色的物种之一。然而由于多种原因,鳄蜥正受到非法捕猎和贸易等的威胁,种群数量迅速下降,急需采取积极措施加以保护。
鳄蜥在分类上为独科、独属、独种,身体似蜥蜴,呈圆柱形,尾则似鳄,故得名。在林洲顶发现分布野生鳄蜥种群,打破了“野生鳄蜥栖息地只在广西”的讲法,初步说明广东从南到北都可能有野生鳄蜥分布。据了解,林洲顶自然保护区是迄今为止在世界上首次发现的野生鳄蜥栖息地所处纬度最低、分布较集中、栖息环境尚好的地区,具有重大的科研价值。
鳄蜥在地理分布上极为特殊,对海拔、气温、雨量、水流、土壤、植被和食物等环境条件的要求比较苛刻。目前,科研人员正通过救护和人工饲养,扩大鳄蜥种群资源。
动物活化石:鳄蜥
鳄蜥,是第四纪冰川后期残留在我国华南地区的原始爬行动物,距今已有1.9亿年历史,与恐龙同时代,有“活化石”之称。CITES(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1989年成员国大会的提议案中,鳄蜥被列入附录Ⅰ;1988年我国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将其定为一级保护动物。
(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