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听|扎哈·哈迪德:对世俗以藐视,处生命于巅峰

南方+ 记者 王宁 范思鼎  2016-04-09 11:44

2016年3月31日,距离4月1日还有2个小时的时候,一个消息震惊了各界:知名英籍建筑师扎哈·哈迪德在美国迈阿密的一家医院中因心脏突发疾病去世。

扎哈是伊拉克裔英籍建筑设计师。 1988年,扎哈拥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开始在国际建筑界声名鹊起。

扎哈的建筑以设计大胆著称,处处挑战建筑界的极限, 比如在中国,她就计了望京 SOHO大厦、广州歌剧院、南京青奥中心等项目。

广州的听众们对扎哈并不陌生,因为广州大剧院就出自扎哈之手。

这种象征着珠江边两块砾石的歌剧院,可以说完整阐述了扎哈的建筑思想和风格。

在设计大剧院时,扎哈为了追求极致的美感,坚决反对建设反声板。但反声板对于剧院来说又是必需的,最终是在声学大师马歇尔的帮助下,让扎哈实现了自己的想法。

从运营的情况来看,到现在大剧院既上演过歌剧、音乐剧,也上演过交响乐、独奏和芭蕾舞等各种不同演出形式。

在声音的呈现上,丝毫不差于装有反声板的音乐厅,有时甚至效果还要更好,完美地实现了扎哈当时的设想。

2011年,也正是因为广州大剧院,扎哈被再次送上了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莱伯金建筑奖的入围名单。

在一向由男性掌权的建筑界,拥有这般地位非常不容易,时至今日,世界范围内知名的女建筑设计师仍然寥寥可数。

正因如此,不知从何时起,扎哈被贴上了“女权建筑师”的标签。
虽然大家都尽量避免谈论建筑行业重男轻女这一现状,但无法否认它的存在。扎哈的生涯中多次被这层阴影笼罩着,就连日本违约时,她也觉得是日本重男轻女思想作祟。

一个这样知名的女性面对歧视时所做的努力和所受的压力是大家无法想象的,这或许也是她终身未婚和英年早逝的一大原因。

她一直是个叛逆权威的人。大家说男的才能做建筑师,她就偏要做建筑师;大家觉得女性应该结婚生孩子,她却偏偏独自仗剑江湖;大家认为建筑应该和周围环境和谐,就连课本上都是这么写的,可她偏偏要不一样,浮夸的曲线和坚硬的锐角,仿佛是在扇所有人的耳光。

 作为一个建筑师,65岁应该正值创作的盛年,然而戛然而止的生命让她停留在一个永远不会下跌的巅峰位置,或许也正是她绚烂的创作生命的另一种魅力吧。”

 


编辑 范思鼎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