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罗韵姿
2016-04-07 15:48
春季是外出游玩的大好时节,但各种虫子的叮咬却成为市民在户外欣赏美景、享受春光时的一大隐患。据江门市疾控中心介绍,江门每年都有人被恙虫叮咬,严重时可致死;蜱虫致死率达20%-30%;被红火蚁叮了,大脓包就会缠上你。到底应如何防范这些会致病的野外小虫?江门市疾控中心专家为您一一介绍。
蜱虫
被叮咬后切勿强行拔出
当前正是蜱虫活跃的季节。记者从江门市疾控中心了解到,虽然近年来江门市未见蜱虫叮咬感染病例,但市民在郊外踏青时,仍应格外小心。
江门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科科长陈茂余表示,蜱虫属于吸血类的昆虫,其体内若携带致病性微生物,可通过叮咬传播给人类,通常会在叮咬、吸血的过程中,将病毒传染给人。据了解,一旦受叮咬感染,人可能会患上81中病毒性、31种细菌性和32种原虫性疾病。蜱虫病会引起发热及多器官衰竭症状,死亡率高达20%-30%。“比如新型布尼亚病毒,最严重时是会致死的。”陈茂余说。
被蜱虫叮咬后,如果没有立刻出现相应症状,是否代表安全?市病媒生物防控科回应称,蜱虫病的潜伏期一般为1至2周(平均9天),被蜱虫叮咬后,过了最长潜伏期2周后没有出现症状即为安全。
被蜱虫叮咬,不少人的第一反应便是将其立即拔出。市病媒生物防控科科相关负责人提醒:“被蜱虫叮咬后,切忌不要生拉硬拽。”该负责人表示,如果生拉硬拽,容易拽伤皮肤,或将蜱的头部留在皮肤内,从而引发感染。“一旦发现有蜱虫叮咬、钻入皮肤,可用乙醚、氯仿等涂在蜱虫身上,使蜱虫头部放松或死亡,再用尖头镊子取出蜱虫,使其头部自行慢慢退出。整个处理过程中应避免沾染蜱虫血。
取出蜱虫后,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并随时观察身体状况,如出现发热、叮咬部位发炎破溃及红斑等症状,要及时就诊。
恙虫
被叮咬严重者可致命
恙虫病,是由恙螨幼虫叮咬人体后传播一种病原体,其传播媒介是恙螨。“市民在野外的草地时,很容易接触到恙螨的叮咬,从而引起恙虫病。老鼠等身上带有恙螨,当恙螨幼虫咬了带病菌的老鼠,之后恙螨幼虫又咬了人,人也会因此得恙虫病。”陈茂余介绍。
市病媒生物防控科科相关负责人介绍,鼠类是恙虫病最重要的储存宿主,我国目前已在啮齿目的18种动物中发现恙虫病东方体的自然感染,此外,兔、猪、猫和禽类也能感染。
被恙虫叮咬会有什么后果?陈茂余介绍,恙虫比较喜欢叮咬人比较隐秘的身体部位,如胳肢窝、肚脐、股沟等。该病潜伏期为4-21天(一般10-14天),但发病较急,临床最主要特征就是被恙螨吸附部位皮肤出现焦痂,有发热、头痛、多汗、结膜充血和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躯干会出现暗红色斑丘疹,并扩散到四肢,部分病例会有肝脾肿大。严重者可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而致死。“该病病死率为1%-60%,老年病例病死率较高。”陈茂余说。
红火蚁
一旦被咬就长脓包
红火蚁是从国外传入的蚁类,属于外来物种。与一般的蚂蚁相比,红火蚁个体略大,适应性强,繁殖迅速,且具有较强的攻击性。而据陈茂余介绍,近年江门有发生市民被红火蚁叮咬的情况,而目前正是红火蚁繁殖的活跃期。
如果市民不慎被红火蚁叮咬,皮肤会出现痒和灼热,随后会出现脓包,如果叮咬面积较大,皮肤上的脓包就会很多,有可能引起并发症。据介绍,被叮咬后,可用盐水或肥皂水清洗患处,再用外敷药涂抹,一旦出现全身过敏反应,就应尽快到正规医疗机构诊疗。
话你知
做好防护,让虫子无从下口
“对于这些虫子来说,蚊怕水是不凑效的。最重要的是不要让虫子爬到身上来。”陈茂余建议,市民出游时,应尽量做好物理防护措施,如穿长袖衣服及长裤,并把衣袖、裤脚扎好,最好把裤脚塞进袜子或长靴中等,以防虫子接触到皮肤。
出发前:
①穿紧口、浅色光滑的长袖衣服及长裤;
②穿上可遮盖整个足部的鞋子,避免穿拖鞋或凉鞋;
③把裤脚塞进袜子或长靴里以防止蜱虫接触到皮肤;
④在裸露皮肤及衣物上涂抹含有避蚊胺的驱蚊水(不建议2岁以下的幼儿使用);
⑤避免使用有香味的化妆品或护肤品。
游玩时:
①避免穿过树丛或草丛,不要触碰路边的植物;
②避免在树丛、草丛或潮湿阴暗的地方歇息;
③不要把衣物挂在树丛或草丛上;
④不要喂食野生或流浪动物。
回家后:
①查看身体和衣物,清理依附的蜱虫;
②用肥皂淋浴和清洗衣物;
③检查和清洁随行宠物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