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豪村”奇槎旧村改造下半年启动 怎么改由村民定

南方日报  2016-04-07 15:45

禅城众多隐形“土豪村”,奇槎当属其中之一。禅城区东大门奇槎片区加速开发后,奇槎村除住宅用地外,其余土地全部被政府统一征收,用以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成禅城的“中关村”。征地给奇槎村民带来了大笔财富,知情人士透露,村民每股补偿款在150多万到190多万元之间,一家按5口人、5股计算,村民每家可分800万。网友调侃道,“奔驰宝马看不上,要嫁就嫁奇槎人”,也有小伙伴们表示:“你们奇槎还要人吗?我好想好想做村民啊!”

走进今日的奇槎片区,魁奇路东延线二期开通在即,片区内多条道路正准备开工,两块已拍出的土地上机械轰鸣,建设得热火朝天,奇槎新区活力满满。然而,走进奇槎旧村,和外界的发展明显撕裂开来,花坛上还插着清明祭祖时燃烧过的香烛和爆竹碎屑,村内随处可见握手楼,道路狭窄而曲折,午后的村庄不见多少行人……城市化进程中,被包围的旧村如何同步提升?

上周,奇槎片区召开了专家评审会,来自广佛两地的专家对奇槎旧村庄活化提升规划草案提出了修改意见,规划方案将于4月定稿。据悉,设计方自去年7月启动奇槎旧村规划工作以来,已先后召开4次村民大会,让村民作为村庄提升的“设计者”。

奇槎旧村杂乱不堪渴望改变

桂澜路、魁奇路到这里便断,城市化到这里便停,这是昔日大众对禅城区石湾镇街道奇槎村的印象。“五年前,村里甚至没有公交站,村民出行要坐公交车,需要跨过桂澜路,到旁边的小区才有公交车站,最少要花上半个小时。开小汽车也只能从河涌旁的旧魁奇路进出,2车道的路面被大货车压得凹凸不平,灰尘的气味和河涌的味道混杂,给人的第一印象就不好。”回忆起从前交通不便的情况,村民周伯打开了话闸子,他指向横跨村头的跨线桥,宽阔而粗壮的桥体凌空而起,挨着村民的楼房通往东边,“看,这条路改变了一切。”

这是即将在今年完工的魁奇路东延线工程。2013年,魁奇路东延线二期动工仪式现场,成群奇槎村村民聚集在“晒”出来的奇槎片区规划效果图旁,只见高楼林立,滨水花园点缀其中。随着魁奇路东延线开通日期临近,以及片区开发加速,奇槎片区的价值正在逐渐凸显。围绕着奇槎0.22平方公里的旧村,禅城已经平整出一千多亩的土地,高端写字楼和高档住宅小区将在该片区拔地而起,禅城正在致力于将奇槎打造成禅城的“中关村”。

奇槎片区的发展并没有为村容村貌带来太过积极的改变,相反,由于此前曾有传言称,奇槎片区的改造将夷平旧村、整体重建,为争取更多的拆迁款,村民掀起了一股紧急加建的浪潮。“当时的情况已经失控了。”周伯表示,曾经奇槎村的格局很简单,村中心是低矮瓦房,在周边新建了一批楼房,在楼房的外围则是厂房,而征地的消息传来后,昔日的瓦房被改建成楼房、空地上也有村民屋拔地而起。

然而,随着征地方案确定,政府将旧村周围的千亩土地收储,却仍然保留了旧村,村民盖楼的热情“哗”地被浇灭了。如今,奇槎村村道上,仍随处可见石灰、水泥和砖块,不少5层高的楼房至今只搭好框架,风吹起遮盖着的黑纱,露出黑洞洞的窗口。

如蜘蛛网般杂乱的电线仍架在村庄上空,曲折狭窄的道路两旁仍树立着东倒西歪的电线杆,村民的自来水管仍不时“罢工”,河涌依然在承受着直排的污水……被建筑工地围绕的奇槎旧村,正在迫切渴求着改变。

村民成为奇槎旧村提升“设计者”

为了让奇槎旧村更好地融入城市,禅城区奇槎片区工作指挥部自去年7月以来启动奇槎村庄活化提升规划,用以指挥奇槎村的“蝶变”。上周,奇槎片区内的专家评审会上,奇槎村委会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周沛辉表达了奇槎村民对于融入城市的渴望。“仅仅隔着一条马路,村里的面貌是怎样的,村旁边的面貌又如何?如果不做出改变,十年之后,这一差距会变得更大。”

这一渴望推动着村民更积极地参与村庄提升规划方案的设计。规划项目启动以后,由深圳一家规划设计公司和社工机构通过走访、调查问卷、村民会议等方式收集村民的意见,形成6个初步方案。奇槎村曾先后召开4次村民大会,并通过发放电子问卷、微信群讨论等方式,由村民和设计方共同设计出6套方案,公示之后,最终由村民票选出最满意的方案。

“村庄就是村民的家,对于提升奇槎村的决定,村民是举双手支持的。在方案形成的过程中,村民不仅提出意见和建议,最终票选出的结果也是尊重村民意见的。”奇槎村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旧村规划拟定过程中,曾先后召开4次村民大会,充分倾听村民意见,让村民真正成为奇槎旧村提升的“设计者”。

“规划的编制过程让村民充分参与,十分接地气、人性化,也是未来古村活化的趋势所在。”佛山觉策城规划设计公司代表金灿表示,旧村活化不能只局限在旧村本身,而是要考虑以何种姿态和周边城市接合,加强与周边环境的交流,并和上位规划及相关规划进一步衔接。

保留文化印记向城市化迈进

奇槎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村民对村庄改造的期盼,总结来说就是“向城市化迈进”。征地之后,奇槎村未来的集体收入来源不复存在,村庄或许也将走向“村改居”的结局。从村民到市民,奇槎旧村的提升改造将是很好的契机。

“周边都在建小区,政府在配套建设综合管廊,预留下接口给我们,将极大降低村落基础配置的成本。”该负责人坦言,未来的改造过程中,将以“政府+村委会”合作的方式进行,并将按照环境改良、节点示范、品质提升和远期更新的方式进行。

根据方案,奇槎村不会采取大拆大建的方式,而是通过修补来改造提升,同时保留奇槎村的文化印记。具体而言,包括整治河涌、提升环境、完善路网、打造安全生态区、增加商业、增值物业、延续传统等7个方面。

区别于城市,村庄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区,因此,在村民心中,重建祠堂成为重中之重。未来,奇槎村将在村庄入口处修建牌坊、祠堂和半月池,“让外出游子和村中亲人有一个团圆的地方”;奇槎八景也将保存或重建,并将活化利用村民老宅,在村内建设多处“半间屋博物馆”。

村内主次干道也将梳理清晰,以提升村内道路通行能力,同时增设商业街,引进服务业。此外,村内还将利用桥底等空地,新建250个停车位,并优化河涌两岸景观带,修建多处公园,为村民提供休闲锻炼场所。

奇槎片区工作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最快可在今年下半年启动奇槎村改造的三个首期项目,即南窦涌整治工程、环村涌整治工程以及截污管网和自来水管更新项目等。

撰文:郑雯

编辑 万稳龙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