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日报 2016-04-06 11:52
生活中有形形式式的“手机控”:走路时低头看手机、聚会时低头玩手机、购物时低头刷手机,坐公交车时也大都玩手机……时下,玩手机已成为“滑时代”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然而,过度依赖手机,由此带来的种种危害不容忽视。
危害一:长期玩手机伤害身体
长时间拿着手机玩,到底会对身体造成哪些不良影响?就此问题,记者专门采访了我市多名权威医生。
他们表示,短时间玩手机,对身体的危害不是很大,但长时间玩手机的话,对大脑伤害就颇大,辐射是手机给身体带来的第一大危害。强大的辐射微波可以穿过颅骨对大脑进行伤害,造成神经衰弱、头痛、记忆力减退。而且对心脏也有很大的危害,经常把手机放在胸前,或者躺着玩手机,对心脏和内分泌都会有一些影响,心脏功能不全的人,尽量不要长时间玩手机。对内分泌的影响主要会导致女性的月经失调。还有就是对颈椎的危害,经常低头看手机会引起颈椎不适,脖子僵硬、活动受限,低头时还会压迫血管导致缺血性中风。
此外,睡前玩手机对身体危害更大。如影响视力,导致视力模糊。在漆黑的房间里长时间盯着手机,手机发出的光线会让眼部肌肉疲劳,视力模糊,最终导致近视,甚至有可能产生散光。另外,还会影响人的生物钟。在床上使用1个多小时的手机、平板或者其他一些会发出光线的电子产品,都会减少人们生成褪黑激素总数的大概22%。而一旦褪黑激素受到了这种程度的抑制,那么人的生理周期也将受到影响,最直接的影响便是让人始终处于浅睡眠,甚至大大减少人们的睡眠时间。
危害二:开车玩手机威胁人身安全
走路看手机、开车看手机……这些种种行为,威胁着我们的人身安全,甚至还可能会带来悲剧。
在观海路某金融公司工作的李佳就被手机“坑”过。她说,去年12月下旬的一天,她刚下公交车,正往公司走去。因为公交站距公司还有一段距离,她就习惯性地拿出手机,一边看一边往公司走。
“其实也没什么重要的事,就是想看看微信上有没有朋友的留言,顺便刷一下朋友圈。”这一刷让她很快就沉浸在手机的世界里。一边走一边看手机,突然,脚下一个踩空,她狼狈地摔倒在人行道上。“当时路上有一层很低的台阶,放在平时,肯定不会摔倒的。但看手机的时候,注意力太集中了,所以没有防备。”摔倒的李佳感觉脚腕一阵钻心的疼痛,后经过检查才发现是严重的扭伤。后来,治疗加恢复足足用了一个多月时间,“太得不偿失了,以后走路的时候,最好还是不要看手机。”
不光走路看手机,还有不少大胆的司机在开车时也刷手机。记者从交警部门获悉,去年五月份,司机陈某开车缓速行驶在海滨大道上,突然手机响起了微信的提示声,他就扭头下意识地去拿手机。然而就在这电光火石之间,当他再抬起头来看时,前方的一辆白色的大众车,就在他不足20米远的地方停了下来。陈某看见后,立即急刹减速并打方向盘,可一切都晚了,两辆车瞬间就撞在了一起。对方车辆直接被陈某撞到保险杠断裂,后车身凹了进去。事后,陈某因没有保持安全驾驶距离发生追尾而担负全责,共赔付了8000多元。
交警赤坎大队的一位负责人说,很多人因为走路、开车时看手机付出了血的代价。他说,2至3秒的时间里,一辆以时速40公里前进的车辆,在低头一瞬间已经开出约30米,而高速上的车辆速度更快,其造成的后果也更加严重。
“路上的情况瞬息万变,无论是走路玩手机还是开车玩手机,都是拿生命在开玩笑。”该负责人说,从2013年开始,《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驾驶机动车不得有拨打接听手持电话、观看电视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对违反上述规定的驾驶人处以200元以下罚款,并记2分。然而,交警处罚仍面临取证难的问题。“对于开车玩手机这种行为,除非事发地点有监控设备,否则很难抓到证据。”他呼吁说,为保证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走路开车时都不要玩手机。
危害三:沉迷玩手机破坏家庭和谐
“我们是网恋走在一起的,没想到最终也因恋网、恋手机差一点分道扬镳!”新婚不久的小张,前年通过网恋认识了女朋友,一年后结婚。但今年初,却闹起了分手的风波。
小张告诉记者,妻子“手机控”简直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除了休息时间,几乎手机不离手。吃饭看、走路看,上卫生间也要拿进去,有时候我们说话也是正眼不瞧,都在手机上了。”周末好不容易一起坐着看个电视,小张说,妻子坐在旁边还是不断刷屏。有一次周末,小张的妈妈生病住院,说好了中午让她做点饭送到医院,她却玩手机玩过点了,等她急忙做好饭过马路时,又因走路看手机被电动车撞倒,幸好最后没事。因“手机控”的事,小张不知道发了多少次脾气,刚开始他的妻子有点收敛,但很快又故态复燃。小张为此还把她的手机砸烂了两台。“再这样下去,这生活没法过了。再恋手机就分手。”小张几乎带着满腔的怨气。
“我无非就是看看小说、PP图,聊聊天放松一下心情,现代人哪个不这样?”记者加了小张妻子的微信进行采访,她称前段时间小张告状到她父母那里,现在搞得不仅夫妻关系不好,连两家的关系都出现了裂痕。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这是网上广为流传的一句话,当这句话成为现实时,多少会有一些悲凉。近日,赤坎兴华广场的张大姐说起家里人痴迷手机,她的眼眶都是红的。“大家吃饭都埋头边看手机边吃,一顿饭下来,没人搭理过我。买菜、做饭、洗碗,好像就是我份内的事情。天天如此,我快熬不住了。过完清明我就回乡下住,起码乡下还有邻居说说话。
“说话没人听了,即使人都在家里,但都像聋哑人一样,充耳不闻,视而不见。特别在周末,一家四口人,除了我这个老太婆不会玩手机之外,他们几乎手不离机,各做各的。这么痴迷手机,难道手机能变出金银财宝么?”年近60岁的王阿姨告诉记者,她实在想不明白家里人为何如此沉迷手机。
危害四:过分依赖手机影响青少年成长
“每天放学回来就找手机玩游戏,一时不玩就六神无主。孩子的成绩呈断崖式下滑,都是手机惹的祸!”说起玩手机一事,赤坎老街坊赵伯就来气。
“孙子读小学6年级了,之前偷偷带手机回校玩游戏,被老师发现没收并批评了家长。后来他父母每天检查书包,不给他带手机回校。但尽管这样,每天放学回来书包一扔,就找手机玩他的游戏,甚至午休时间也偷偷在被窝里玩。如果父母没把这种不良习惯带回家,孩子能变成这样吗?”赵伯告诉记者,孩子的父母一回家就手机不离手,照顾孩子的时间很少,和孩子说话的时间就更少了。后来,孩子也吵着买手机,就这样渐渐地玩起各种各样的游戏,学习成绩也随着出现断崖式下跌。
沉迷玩手机,不但影响学习成绩,更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最近,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在校园中“眼镜哥”“眼镜妹”都不少,其中有一所学校某班竟然超过一半学生戴眼镜。
对此,赤坎区中医院眼耳鼻喉科医生龙珍认为,如今,智能手机的使用率很高,但长期使用手机对眼睛的危害很大,可能会引发眼睛结膜组织病变,导致近视等多种眼部疾病,甚至还会影响到人的肝脏。由于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期,建议他们远离手机,如果确实需要,每天看手机的时间最好不超过一小时。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心理科副主任林志雄表示,青少年正处于性格成长期,性格尚没完全塑型,自控能力及辨别能力差。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青少年在手机上容易接触到负面的东西,导致他们出现不同的个性。比如,1.短信、微信剥夺了孩子与他人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会使青少年语言表达能力下降、社会交往能力减退、形成孤僻性格;2.沉迷于暴力游戏,青少年会变得冲动,甚至会出现攻击的行为;3.沉迷于恐怖黑暗游戏,青少年会变得怯懦、自卑、敏感;4.沉迷于色情游戏,他们会变得有低级趣味、没责任感。
总的来说,沉迷手机的青少年,他们性格内向、自闭、亲情感下降,容易陷入虚幻世界。因此,林志雄建议,一方面,要规范孩子使用手机的流量、时间和主要用途,另一方面,要鼓励孩子多参加家庭活动、户外活动、集体活动,培养他们爱心、信心、责任感和社会交往能力。此外,培养他们广泛的有益身心健康的兴趣爱好,如运动、艺术、文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