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日报 记者 郝晓楠 董伟伟 2016-04-06 09:29
决胜全面小康,须补齐医疗卫生短板。4月5日,河源市委书记张文率队调研我市医疗卫生工作时强调,全市医疗卫生系统要认真落实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卫生强市”、打造“健康河源”的目标,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医疗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推动河源医疗卫生事业大发展。特别要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上先行一步、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把河源打造成粤东西北地区医疗卫生高地。
张文一行先后走访了河源市妇幼保健院、河源源城区上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市中医院,并集中开会听取我市医疗卫生工作情况汇报,详细了解医疗卫生机构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突出困难和问题。近年来,在财力十分有限、基础十分薄弱的情况下,全市医疗卫生系在推进医疗机构改革、医疗质量提升、医疗人才引进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全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大幅提升。但与先进地区相比,仍相距甚远。目前,我市还没有一家三甲医院和国家级重点专科,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只有2个,高端医疗人才尤其是学科带头人十分匮乏,人才问题已成为我市医疗卫生事业的最大短板。
“到医院看病,是看医生,不是看医院。”张文表示,现在有一个现象,好医院、大医院车水马龙,基层医院却门可罗雀。这不仅是硬件建设问题,还是软件管理问题。要体现以人为本,不仅要建立均等、优质、便利的医疗服务体系,还要把好的医生培养起来、吸引过来。
“所有问题都可以通过改革去解决。关键在于想不想改、愿不愿改、会不会改。”张文强调,不要把医院变成盈利机构、行政机关,要通过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去行政化,做到管办分开、医药分开,通过改革激发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医务人员待遇和医疗服务水平。要探索建立更加灵活的人才引进和激励机制,积极鼓励医生“多点执业”,真正把医疗人才使用好、培养好。财政要加大投入力度,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要做到充足、及时,特别是对创建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专科要给予更大力度支持。
一个地方医疗水平高不高,其中一个指标就是民办医院建设程度。“不能像‘武大郎开店’,只准我开,不准别人开。”张文指出,要对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卫生市场持更开放的态度,不能故意设置“弹簧门”、“玻璃门”。河源要打造岭南健康休闲旅游名城,必须以一流的医疗服务保障体系作支撑。除了大力发展公立医院、建设基本公共医疗服务体系之外,还要鼓励更多社会资本投资建设民营医院,提升医疗服务专业化、高端化水平。
副市长朱蔚蔚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