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让清明文明祭扫蔚然成风

南方+ 记者 梁志良  2016-04-05 12:41

文明祭扫形式多样,不限于鲜花一种,每个人都可以选择属于自己的方式去寄托哀思。比如,可以在家中挂上先人遗像,献花、默哀、祝福,内心铭记逝者教诲,感激故人恩情,遥寄哀思、诉吐衷情。此外,有关部门还可以创造条件,提供必要的文明祭扫服务平台:为采用海葬、树葬等绿色殡葬的市民提供条件和场地。

4月3日是清明小长假第二天,记者从珠海市民政局获悉,今年市民普遍选择文明祭扫,两天来前往墓园祭扫的人流量渐增,预计4日人流量将达最高峰。据悉,清明小长假首日我市主要祭扫场所共接待祭扫市民35288人次,车辆5120辆次,3日共接待祭扫市民78406人次,车辆12394辆次,两日来祭扫人流量渐增。在祭扫方式上,除了市殡仪馆的骨灰堂有市民选择烧纸钱等传统方式祭扫,仙峰山墓园和合罗山墓园大部分市民均选择鲜花祭扫。(本报4月4日01版)

祭扫是清明期间不可缺少的一项传统民俗,千百年来一直是传递亲情、传承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它表达了人们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尽孝的感情,体现了中国人重视孝道、重视感恩的道德情怀。祭扫追念的最终目的在于践行美德并发扬光大,这正是清明节具有强大生命力的道德根基。然而,在以往的清明期间,总有一些不文明现象出现,比如在合罗山墓园、仙峰山墓园和市殡仪馆等主城区的多个祭扫场所,烟火缭乱,一片狼藉,烧纸钱等传统祭扫方式随处可见,另外由于地处市中心交通要道,车流量较大,经常发生车辆乱停乱放现象,致使交通严重堵塞,人们怨声载道。这一现象不仅有损于珠海良好的城市形象,而且也背离了清明节祭扫的本来意义。

早在2008年,国务院办公厅就下发《关于做好清明节期间文明祭扫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大力总结推广家庭追思、网上祭扫、社区公祭、集体公祭等现代祭扫方式,引导群众采取植树、献花等健康环保的祭扫形式。近年来,一些城市已努力有所作为,比如社区集体公祭、诗歌朗诵会、网络祭祀、手机扫二维码祭祀等,让人们与逝去的亲人作平静“对话”。

选择什么样的方式祭扫,在很大程度上折射着人们的价值观和社会风尚。现在越来越多的珠海市民选择用鲜花代替烧纸钱等传统方式祭扫,让清明节这一古老民俗的内涵更为丰富和文明,符合清明节追思先人、传递亲情的本义。今年清明前夕,市民政局呼吁市民文明祭扫,广大群众纷纷响应,如今多个祭扫场所秩序井然,值得肯定,愿更多的市民加入到文明祭扫的队伍中来。

文明祭扫好处多多。首先是更加环保。据统计,我市每年在清明节期间用于祭扫焚烧的纸张就有数百公斤之多,由此产生的垃圾、污染不可小觑;其次是更加节俭。如果包括交通、汽油以及祭品等费用,以每人最低消费100元计算,20多万人,花费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第三是更加安全。烧纸钱等传统方式祭扫均存在消防安全隐患,我市历年来因祭扫活动中发生的火灾和事故不在少数,有的还造成一定的损失。

当然,文明祭扫形式多样,不限于鲜花一种,每个人都可以选择属于自己的方式去寄托哀思。比如,可以在家中挂上先人遗像,献花、默哀、祝福,内心铭记逝者教诲,感激故人恩情,遥寄哀思、诉吐衷情。此外,有关部门还可以创造条件,提供必要的文明祭扫服务平台:为采用海葬、树葬等绿色殡葬的市民提供条件和场地;建立“网上墓园”,让人们在网络空间祭扫先人等等。(珠海特区报)

编辑 胡净栋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