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国老教材里的清明节,补补这100多年来的清明课

外滩教育  2016-04-04 19:14

又到一年清明时节,也许你最深刻的记忆依然是杜牧的那首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亦或是那些年年岁岁都在践行着的清明习俗,不外乎扫墓、踏青、植树、插柳等等。但是你是否曾经想过带着孩子,翻开那些泛黄的民国老教材,寻一寻其中有关清明的痕迹。江苏太湖高级中学副校长、“80后”语文教师王星收藏有三千多册老教材。在他眼中,体味这些厚重书页里的清明节别有一番滋味。 

对于当代儿童而言,“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应该是语文教科书里“清明节”最丰富的诗歌记忆了。清明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比较特殊的节日,它起初只是一个提醒农民春耕春种的节气,在唐宋时期逐渐融合寒食节和上巳节内容,最终成为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兼之踏青郊游的节日。纵观教科书历史,“清明节”也有一番别样的滋味。

蒙学读本全书

最早出现在新式教科书里的清明节,当属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无锡三等公学堂编写的《蒙学读本全书》。这套教材是我国第一套成系统的自编语文读本教材,对后世的语文教科书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该书的第二编第11课,编者强调了清明节是一个佳节,游者甚众。而在该书的第六编第26、27课,则重点描写了清明节冒雨游山过程。一套教材两次编入“清明节”,可见这个节日的影响力。

初等小学国文教科书

清明节第二次入选教科书,是光绪三十年(1904年)商务印书馆编写的《最新初等小学国文教科书》第五册第17课。这一篇课文仅仅记录了俩兄弟关于清明踏春的讨论,并附录邀请朋友外出的书信《与友人约踏青书》,将当时的尺牍(书信)教育包罗其中。

但是稍晚一年,“清明节”的面目却有了大变化。光绪31年(1905年),上海春风馆编辑了一套《初等小学国文教科书》,第二册第15课:“清明届,桃花红,杨柳绿。有子孙,都扫墓,人种亡,能不哭?”短短的文字,让我们回到了“列强环伺、国势糜烂”的时代,编者字里行间隐喻着亡国灭种的担忧,依然能够穿越百年沧桑,感同身受。 

国文新教科书

1906年乐群图书编译局初版的《国文新教科书》,却显得色彩绚烂、童趣天真。乐群图书编译局的课文:
“清明节,风和日暖,桃花红,杨柳绿,草色青青,一望无际。郊外游人,往来不绝。二三童子,亦携手通行,为踏青之举。” 

旁边还附有漂亮的彩图,四个孩子携手而行,并作交流状,春意跃然。

新式国文教科书 第二册

进入民国,共计有20多种教科书(含作文集)涉及了“清明节”,中华书局1916年的《新式教科书》仅用18个字概括了节日的全部活动:

“清明之日,随父至山下,扫墓,看山景,向晚回家。” 

新式国文教科书第五册

新式国文教科书第五册

这篇课文大概到1919年前后再版时被删除,但在这套教材的第五册安排了《清明谒墓》一课,更加详尽描述了整个扫墓的过程: 

“清明节,某君率家人,往郊外谒先人之墓。长者在前,少者在后,向墓前瞻仰毕。 地有荆棘,则前除之。垄有倾圮,则修整之。墓碑墓树,有无损伤,皆详视一周,然后归。” 

有意思的是,在这套教科书配套的教授法(相当于现在的教参)“应用事项”中,有这样一句话值得深思学习: 

“先人之遗骸,葬在墓中,尚宜不忘;现在之父母,更宜孝敬。孝敬之道,宜处之周到,弗徒在形式而已。” 

利用清明这个节日,教诲人树立正确的孝敬观念,这又是一种传统道德的培养方式了。 

1936年,《标准文选》第一册选入了作家冯雪峰的一首短诗《清明日》:


《清明日》 

清明日 

我沉沉地到街上去跑 

插在门上的柳枝下 

仿佛地看见簪豆花的妹妹底影子


编者认为这首诗歌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类似,感情深挚,可以看做是新诗的佳作。这是继杜牧《清明》之后,清明节再次以诗歌的形式进入教科书。 

岁月流变,教科书里的节日,也不可避免被改变,民国初期根据孙中山的提议,将清明节定为植树节,所以一些有关清明节的课文还体现了“清明植树”的内容。1938年,民国政府教育总署编审会(伪国民政府)编著的《初小国语教科书》第四册第16课题目就是《清明种树》。

复兴常识教科书

复兴常识教科书

除了语文书,在商务印书馆1947年出版的《复兴常识教科书》(华侨用)一书第二册,也涉及到了“清明节”。作为常识,这篇课文旨在介绍清明节做些什么事情,扫墓时看到些什么东西。当然,初级用书,仍然是图文并茂。 

任时代变幻,教科书如何对节日进行全新解读、演绎,相信“清明节”这个特殊的传统节日,始终不会被教科书遗忘。毕竟这个节日,代表我们对过往逝者的祭奠,同时也预示我们对春天生命的向往。

编辑 麦宇旻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