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马喜生 2016-04-02 10:24
近日,广州市政府印发了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年)。
“十三五”期间,广州将建设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国际商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打造航运、物流、贸易中心和金融服务体系,通过创新驱动、综合交通、高端产业和区域合作,使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实现整体跃升。
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00万
广州“十三五”规划提出,“十三五”时期,广州在确保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基础上,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实现整体跃升,成为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核心城市、辐射带动泛珠地区合作的龙头城市、国家建设“一带一路”的战略枢纽。
经济发展方面,广州将基本建成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贸易中心和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到70%左右。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以上,到2020年达到2.8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8万元左右,力争提前实现全市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创新发展方面,到2020年,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9%,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例达3%,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5件。
城市功能方面,到2020年,空港、海港、铁路港、信息港等重大枢纽型基础设施加快完善,国际航空枢纽、航运枢纽能级居世界前列。
改革开放走在前列,实施更加主动的开放战略,国际化水平大幅提升。南沙新区和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南沙新区片区发挥先行先试作用。城乡环境宜居宜业,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化品质化,到2020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达86%,PM2.5年均浓度低于30微克/立方米。
民生福祉方面,“十三五”期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00万人,每千名老人养老床位数达40张,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达98%以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城市文化软实力明显提高。到2020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6%。
轨道交通里程超520公里
国家“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建设北京、上海和广州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这为广州建设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国际商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提供了国家战略支撑,也将促进广州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广州将在交通建设上强化中心城市枢纽功能。为此,广州重点完善铁路客运枢纽、铁路货运枢纽、轨道交通,完善城市综合交通网络。特别是打造广州站—广州东站联合枢纽、广州南站、广州北站、增城站、佛山西站、新塘站、南沙站组成的广州铁路客运枢纽新格局,构建以广州为核心的珠三角1小时生活圈,广州轨道交通里程超过520公里,形成“环线+放射线”地铁线网。
区域合作上,广州“十三五”规划着墨多多。从广佛肇清云韶经济圈、辐射带动粤东西北、穗港澳台合作到泛珠全面合作,广州将在其中扮演领头羊角色和担当,深化区域合作,服务全省带动泛珠发展。
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广州将更多参与全球竞合。广州将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建设中深度参与商贸、金融、会展、现代物流合作。通过南沙新区、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开发区中欧区域政策合作试点地区、广州国际创新城、国家侨梦苑等重要平台,延伸国际合作半径。
打造千亿级工业体系
当前,创新驱动已经上升为国家、省市重要战略,也是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生动力源。广州“十三五”规划实施创新驱动,营造良好创新生态环境,建设国家创新中心城市。
广州建设国家创新中心城市抓手在“软硬件”建设。硬件上,高标准建设以广州高新区为核心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新广州知识城、布局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工程;软件建设上,开展科技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等。
企业是创新主体。“十三五”期间,广州还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示范工程、完善中小企业创新服务体系以及汇聚创新创业优秀人才。
今年广州市两会结束不久,广州随即出台了领军人才意见和广州制造2025意见。“十三五”期间,广州人才体制机制将有创新突破,对创新型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型人才税收多有激励政策,以吸引集聚海内外各类创新创业人才。
广州打造“四梁八柱”的制造业支撑体系,增强先进制造业核心优势。到2020年形成“54321”的千亿级工业体系,即5千亿级产业1个(汽车)、4千亿级产业1个(电子信息)、3千亿级产业1个(石化)、2千亿产业1个(电力热力)、1千亿级产业2个(电气机械、通用专用设备),争取将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业,医药制造业打造成新的千亿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