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全市超70万人次无偿献血,外来务工人员为主力

惠州日报  2016-03-29 21:36

惠州市医务人员组团献血。

“没想到我无意中的一个善举居然让自己成了受益者。”日前,59岁的王伯第3次来到市中心血站报销。原来,2011年左右他曾先后3次献血累计达1200毫升,2013年~2015年,他不幸因上消化道出血和失血性贫血住院并接受输血治疗。根据《献血法》的规定,本人无偿献血1000毫升以上可以终身无限量免费用血,王伯也因此省下高达上万元的费用。

据了解,像王伯这样终身无限量免费用血的人在全市还有许多。然而,也有不少市民对献血还存在认识误区,如献血会危害身体健康,无偿献血就应无偿用血等。近期,惠州市1100多名医务人员组团献血,引发众多市民关注。市中心血站副站长万小春表示,目前全市采血量基本能满足临床需要,但O型血比例偏少,希望广大市民能正确认识献血并积极科学献血。

每年春节后及第三季度血液供应相对吃紧

惠州市中心血站副站长万小春介绍说,该血站已成立21年,血液供应面向全市105家医疗机构。“每周我们都会派出8辆献血车,到各个县区定点、定期号召市民参与无偿献血,并在人人乐设立长期的献血屋,目前惠州无偿献血基本满足了全市各医院临床医疗、急救用血需要。”万小春提到,自1998年《献血法》实施以来,很多市民都逐渐有献血救人的意识,主动参与无偿献血,部分热心市民还于2006年成立了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

据市中心血站统计,截至2015年,惠州市共有70多万人次献血,采血量达230吨,位居珠三角前列。截至去年,惠州市已连续5次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荣誉称号,全市共723人在2012~2013年度的无偿献血工作中荣获“国家无偿献血奉献奖”。其中 “献血冠军”邹美翠从2000年至今,包括捐献全血和机采血小板已129次,献血量共计7.2万毫升。

“每年春节后和第三季度是血库供应相对吃紧的时期。”万小春解释说,春节后往往还处于寒冬时节,加上外来务工人员还未返惠,所以献血的人格外少,而第三季度是天气最热的时候,街上行人较少,主动献血的人自然不多。

今年春节后,惠州市血液供应偏紧,市中心血站随即启动医务人员应急献血机制,1100多名医务人员踊跃献血,不少医院领导也带头参与,短短20天共采集34万毫升。“适当献血既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又能拯救有需要的患者,何乐而不为呢?”一位医生如是说道。

外来工为献血主力军,O型血相对紧缺

在电视剧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感人一幕:患者外伤或手术大出血,然而医院又没有足量的储备,主角便挽起手袖挺身而出——— “抽我的!”其实,在现实生活中,献血与用血并非是如此草率。

“对市民来说,献血可能是几分钟的事,需要的是勇气和爱心;但对工作人员来说,采血前后的工序较为繁琐,更需要的是专业和耐心。”万小春告诉记者,在采血前,工作人员需要对献血者进行简单必要的体检和科普宣传,以及适当的心理疏导;采血后,需要在血站进行两次酶联检测和一次核酸检测,确认是否含有血液传染性病毒,确保血液安全。然后通过专业设备将血液成分进行分离和制备,再按相应要求分开储存,最后定期对医疗机构进行输送。

万小春提到,目前对血型的区分和匹配主要根据两个系统,一是红细胞系统,即分为A、B、O、AB型;另一个则是Rh系统,即分为Rh阴性和Rh阳性。“从多年的采血情况来看,外来工是惠州市无偿献血的主力军,其中O型血占比较少。据统计,普通人群中有45%的人都是O型血,而广东居民也以O型血居多,所以O型血相对紧缺。”

此外,汉族人中只有千分之三的人为Rh阴性,因此又被称为“熊猫血”。惠州市有这么一批Rh阴性血型的无偿献血者,组成了一个Rh阴性血型献血者联谊会,随叫随到无私奉献。万小春也呼吁,广大市民能正确认识献血并积极参与科学献血,通过力所能及的善举拯救更多有需要的患者。

相关链接

RH阴性血孕妈妈警惕胎儿溶血症

据悉,目前Rh血型检验不是常规血液检测项目,到医院验血型,只能被告知是A型、B型、O型还是AB型。想知道自己是不是Rh阴性血,现在只有三种途径:献血、输血、婚检。

RH阴性血孕妇在产检时一定要及时告知医生,因为母子RH血型不合的妊娠,有可能发生死胎、早产、新生儿溶血病。孕妇如果及时告知医生,医生可采取措施,可以有效抑制这种危险的发生。

此外,如果是Rh阴性血未育女性,一定要尽量避免实施人工流产手术。若Rh阴性血者有流血或输血史,在妊娠期间务必进行产前抗体效价检查,分娩前要特别说明。

【来源】惠州日报

【记者】周婷婷

编辑 谢志清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