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副主任胡祖才:油价新政,是为兼顾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

南方+ 记者 李微敖  2016-03-26 17:04

2016年3月25日,海南博鳌,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胡祖才。(南方周末记者 李微敖/图)

2013年3月26日,国家发改委出台政策,规定“汽、柴油价格根据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变化每10个工作日调整一次”。

此后,国际油价一度从90美元/桶左右,摸高至2013年9月间的110美元左右;随后国家油价震荡下跌,至2016年1月12日,已不足30美元。

次日,即2016年1月13日,国家发改委宣布修改上述“游戏规则”:规定当国际油价每桶低于40美元时,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不降低;当国际市场油价高于每桶130美元时,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不提或少提;在40美元-130美元之间运行时,成品油价格则按原有规则运行。

这两个多月来,国际油价上下震荡,一度最低跌至26美元左右,而国内成品油价格则没有随之下调。

与此同时,煤炭价格这几年亦连续暴跌,当前价格已不及2012年时的四成。但中国以火力发电为主的电价,下降幅度非常有限。

这些问题引起了公众的诸多非议。

国家发改委为什么临时调整成品油价的“游戏规则”?为什么电价下调有限?这是否是受到了国内石油石化,以及发电企业等行业的干扰和影响?

就此,2016年3月25日,在海南博鳌参加“博鳌论坛2016年年会”的,国家发改委分管价格、发展规划等工作的副主任胡祖才,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成品油价格机制在2013年修改完善出台后,“已经完全形成了一个符合中国市场特点的机制”,此后,成品油价格“已经没有任何人为的因素,就是公式算出来的”。

之所以在2016年1月,增设40美元的“地板价”和130美元的“天花板价”,“完全是为了保障中国国内成品油健康稳定运行,也是为了兼顾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确定的。”

为什么要出台“地板价”?

胡祖才表示,低于40美元的石油价格,“是一种超跌的下跌”。从国际上来看,40美元的价格,很多低于开采成本,当然也低于中国的开采成本。中国因为资源禀赋不是很好,石油开采业的成本,要比国际上更高。

目前,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经达到60%。如果成品油价格再继续下浮,显然会对中国国内的石油开采率会造成巨大影响,会进一步扩大进口依存度,随之而来,就是石油安全的风险继续上升。因此,设定40美元的“地板价”,“不仅仅是一个保障国内石油价格、成品油价格保持相对平稳,同时也是保证国家石油安全的需要。”

至于煤炭价格的问题,2015年,中国进行了两次煤电价格的联动下调。第一次下调了2分钱电价;第二次对一般工商业用电下调了3分钱。

胡祖才回答南方周末记者说,外界较多存在的一个误区是,“市场上往往是按当时最低的煤炭价格来比较,我们这个机制是一个周期内的平均降幅。如果是一年为调整周期的话,这一年煤炭价格和上一年煤炭价格进行比较,它是一个区间的平均价格,跟最低时点价格会有很大差别”,因此,中国“不存在,煤炭跌多,电价降少的问题。”

对于新能源的发展,胡祖才介绍说,目前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成本较高,如果油价很低的话,实际上制约了新能源发展,“比如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就受到了挑战,因为油很便宜。这两个要平衡。实际上中国新能源发展非常快,风电装机超过1亿,世界第一。光伏装机也是世界第一,发展非常快。”

胡祖才还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其他领域的价格改革,国家发改委都在推进当中。2015年,中国价格改革力度非常大,中央的定价目录减少80%,“现在(中央定价)基本上只保留在自然垄断行业和公共服务领域,其他的领域都放开给了市场。”

【来源】南方周末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编辑 麦宇旻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