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市场遇假冒伪劣产品,农户该如何辨别?

韶关日报  2016-03-25 10:02

 工作人员在认真检查农资产品。

“我们每年都要大量购买化肥、种子、农药等产品,一旦遇到假冒商品,将严重影响我们一年的收成。”曲江区樟市镇农户吴伯向记者说道。近日,记者走访全市多个乡镇了解到,每到农耕季节,市场上农资产品销售情况异常火爆。对于广大农民群众而言,如何选择正确的的农资产品,避免因假冒农资产品影响农耕,成为保障一年收成的关键所在。

在翁源县新江镇,随处可见售卖农资产品的商店,吸引了众多农户前往选购。该镇村民罗先生表示,农资产品品种众多,多是依靠经验跟别人的推介来选购。

据了解,为了保障农民群众的利益,市农业部门已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农资打假行动。但对于广大农民群众而言,只有提升辨别意识,选购合适、合格的农资产品,才能真正确保农耕收成。

韶关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准确识别农资产品的真假优劣,需要依靠相关检测部门的检测化验,但是农民群众也可以通过一些直观、简易的方法,对农资产品进行识别。

“农药一般没有结块、分层、沉淀、泄露、膨胀等现象,如果出现这些情况,多为已经过期或者不合格的产品。”韶关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谈及如何识别假冒伪劣农药时说道,农药的标签必须标明生产企业的信息,例如厂名、厂址、电话号码及其毒性等。一般假冒的产品并没有写明这类信息,或者写出的信息是虚假的,不准确的,农民群众可以进行查验。

而在识别假冒伪劣化肥方面,该负责人则表示,可以通过外观、水溶、煅烧等方式进行识别。如市场上有利用颗粒过磷酸钙冒充硝酸磷肥、硝酸二铵等以次充好的情况。通过使用水溶方法,将肥料投入水中,如果是硝酸磷肥、磷酸二铵就会溶于水,而颗粒过磷酸钙则不溶于水。

“农民群众在购买农资产品时,一定要到证照齐全的农资经营门店去购买。当怀疑购买的农资质量有问题,或发现有生产、经营及使用假冒伪劣农资的不法行为时,可及时拨打12316全国‘三农服务’免费热线电话。”韶关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说道。


编辑 李幔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