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成希 2016-03-20 09:30
针对最近两个月互联网巴士扎堆广州上线,滴滴巴士最快秋季上线的情况,广州市交委负责人表示,广州目前部分互联网定制巴士涉嫌违法经营,下一步广州市交通部门将依法依规做好行业管理工作,规范定制公交服务。
9月8日,记者回访了已在广州上线和计划上线的互联网巴士公司,他们在表态会配合交通部门规范管理的同时,也担忧受到不公平待遇,免费送客10万人次的CC巴士甚至出现部分司机担心扣分不愿开车的情况。而滴滴巴士则回应称,滴滴巴士为通勤班车而非公交,不涉及公交法规。
互联网巴士被穗交委定性为“公交”
据广州交通部门介绍,“定制公交”是一种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客源组织,以多人共同乘用交通工具的形式,为处于相同区域、相同出行时间,具有相同出行需求的人群量身定做的一种公共交通服务,是一种介于常规公交与出租车之间的公共交通服务模式,是对现有公共交通服务的一种补充和延伸。市民乘客通过微信、官方APP等软件提交乘车订单,并向平台支付乘车费用,就可以享受“一人一座”的定制服务,着实为出行提供了不少便利。
针对广州已经有一些互联网平台在开展“定制巴士”业务的情况,广州市交通部门认为,市场上的“定制巴士”从其运营模式和外部形式上看,与公交的特征基本一致,实质上即是“定制公交”。
线路报备、候车和营运证都要规范
广州市交通部门负责人对此表示,“定制公交”仍属于公交范畴,所以应按照《广州市公共汽车电车客运管理条例》(简称《公交条例》)进行管理。
据《公交条例》第十八条规定:“公共汽车电车线路实行经营许可制度”;第二十五条规定“公共汽车电车线路经营者投入运营的车辆应当取得车辆运营证”。因此“定制公交”的线路和车辆均需要经过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的许可。目前部分互联网“定制巴士”线路并未取得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的任何许可,这就涉嫌违反了《公交条例》相关规定。
此外,第三十条还规定:“公共汽车电车线路经营者在线路投入运营前,应当编制线路行车作业计划,报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目前部分互联网“定制公交”行车作业计划并未报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这也涉嫌违反了《公交条例》相关规定。同时,部分互联网“定制公交”还存在无序停靠车辆,扰乱道路交通秩序等情形,这些都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关规定。
禁止私家车等非营运车辆参与经营
针对部分互联网平台定制巴士出现的问题,下一步广州市交通部门将根据各种互联网巴士的运行情况,依法依规做好行业管理工作,规范定制公交服务。
同时,广州市交通部门强调,针对目前社会较为关注的互联网“专车”经营问题,应按照国家现有的法律法规规定,任何非营运车辆,均不能利用互联网“平台”从事或者变相从事道路运输经营活动和出租汽车经营活动,国家交通部门也多次明确,各类互联网“平台”企业应当遵循运输市场的规则,承担应尽责任,禁止私家车等非营运车辆接入平台参与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