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教授博导教?深圳添一所“超牛”新学校

南方+ 记者 刘丽  2016-03-12 08:42

教授、博导轮流上阵教你孩子学科学,联合国卡林加奖获奖人以及诺贝尔奖获得者亲自指导学校科普活动……啥学校如此“高大上”?正是深圳市“深云村”居民翘首期盼的配套学校。学校确定由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与中科院深圳先进院联合创办,因此被命名为“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实验学校”。

学校具体位于南山区安托山西北侧北环大道与龙珠八路交汇处,总用地面积20208.7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4690.87平方米,地上5层,地下2层,配有室内风雨操场和地下停车位。办学规模为36个班九年一贯制学校,包括24班小学和12班初中,共1680个学位。学校目前已经入室内外装修阶段,预计2016年6月竣工验收,9月正式招生开学。

11日,南山区教育局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正式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根据协议,南山区教育局按公办学校政策全面负责管理和运行学校,而先进院将充分发挥其科研机构优势、人才优势和平台优势,联合社会资源为实验学校的科学教育提供强有力支持。

据悉,学校还将引进先进院利用在创客培养方面的优势开发出的科学教育体系,包括中科萃智创造力、中科创客和中科机器人三大科普课程体系,整体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学校特色课程

中科先进院科学教育体系包括中科萃智创造力、中科创客和中科机器人三大类。三类课程分别针对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学生提供基础科学知识的同时,更加专注于创造力、动手能力的培养,倡导学生勇于创新、敢于实践、乐于分享。

●先进院首席科普顾问——中国唯一一位联合国卡林加奖获奖人李象益老师,诺贝尔奖获得者Robert·H·Grub等众多国际顶尖人才,将走进实验学校,总体指导学校科普活动。

●先进院优秀的中青年科研人员将担任学生的“科普导师”,通过“博士课堂”等形式传递科普正能量。

●先进院还将为学校提供多样化的科普场地。除开放先进院几十间实验室、科普展厅、创客学院、创新设计研究院等科研场所外,还将依托北京自动化所、沈阳自动化所、重庆绿能所、合肥物化所、宁波材料所、国科大6个成员单位的科普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游学交流、科普共建等活动。

学校师资情况学校依托先进院、依靠名师办学。目前,已引进的国家及省市区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达到学校师资力量的77%。

学校校长

宋如郊,1966年生,山东寿光人;教育硕士,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省级学科带头人、省优秀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全国中学语文优秀教师”、全国“十佳教改新星”;全国中语会学术委员、华南师范大学及深圳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

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负责或参与各级课题12项,公开出版专著、工具书、教学资料集等120余部。

1987年本科毕业于东北师大中文系,在东北师大附中等国家级示范高中任教高中语文;1996年起从事教学、教研管理工作,先后参与筹建东北师大附属实验学校(任高中部主任、教务部主任、副校长、常务副校长)、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任副校长)、北京师范大学东莞石竹附属学校(任执行校长);2005年调入北京师范大学南山附属学校(任高中部语文教师、语文组长,中学部教导主任、中学部部长,副校长);2013年任深圳市南头中学副校长;2015年1月起任南山区深云学校筹建组组长、南头中学副校长;2016年2月起任南山区深云学校校长、筹建组组长。

学校名誉校长

白建原,1956年生于北京。党委书记、副院长,先进院创始人之一。

学校科普顾问

李象益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卡林加奖”获奖者、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名誉理事长。原:中国科技馆馆长、中国科协普及工作部部长、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国际博协执委、国际博协科技馆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协全国委员会委员等职。

学校科普导师

程俊,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人机控制研究室主任。从事机器人、智能人机交互技术等领域的研究。主持了三十多个科研项目,在国际学术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10多篇;获得了2项美国发明专利和25项国家专利授权;研发的产品包括在线运动机、小Q机器人等。

潘浩波,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药与技术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医促会骨科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骨科生物材料学组副主任委员。

编辑 丁晓然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