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儿科诊室人满为患,网友吐槽医生诉苦!

南方+ 记者 王彪  2016-03-08 10:25

制图:贺婧宜

“儿科告急!”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记者关注的几个医疗方面的微信公众号都陆续用过类似标题反映全国各地出现的儿科医生紧缺状况。不久前,有惠州网友在本地论坛发帖,表示医院挂号的顺序号排到了数百号,吐槽“医生都去哪了?”

记者走访了解到,市区内几家公立医院的儿科确实人满为患,由于陪伴患儿的家属较多等原因,相对其他科室更为严重,而儿科医生在面临多重压力的情况下,人员难以满足需求,相比前两年,部分医院甚至存在儿科医生减少的状况。

1.流感多发 331个病人只有2名医生

“我看专科的病人比较慢,一般一天也就75个,中午要拖到1点多才能下班。”市中心人民医院儿科门(急诊)副主任刘秀芳是压力山大,直呼今年的儿科患者就诊数量明显超过往年。

刘秀芳告诉记者,前几天一个上午的时间,急诊儿科共有331多个挂号,而该科室同一时间能看病的医生只有两名,结果到了中午下班还有100多个病人未能及时就诊。日前有网友在西子发帖,声称在下午4时多去看病,结果排到了186号,刘秀芳对此表示无奈。

“急诊儿科一共5个医生,其中夜班要3个人,有些医生要连续上12个小时,大家从过年到现在都没有休息。有些医生累到胸痛,甚至自己出现流感状况,都不敢请假。往年没有今年增加这么多,一个上午300多个挂号,还是第一次见。”

记者在市中心人民医院看到,前来就诊的患儿和家人从急诊儿科里面一直排到候诊室门口,不少家长请假带孩子看病,神情焦急。而在同一天下午,记者在城区几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走访发现,不少基层医疗机构可以用“门可罗雀”来形容,而且很少看到儿科患者前去就诊。

对于今年儿科患者突然增加的原因,刘秀芳分析,前来就诊的患儿中,流感占了一半,甲流、乙流都有,经常是互相传染,有时一来就是七八个。事实上,由于二孩政策的放开,以后有就诊需求的患儿可能不断增加。与之相对的是儿科医生数量不足,甚至还出现减少的情况,这尤为让人关注。

2.儿科医生去哪了 个别人选择离开

不止一位医护人员向记者透露,在其选择科室时,被前辈“好心告诫”不要轻易选择儿科,理由是工作压力大、收入相对较低以及患儿家属的不理解。

市中心人民医院医务部副主任梁志聪介绍,目前该院共有45名医生,其中新生儿科9名,儿童重症科8名,普儿一区9名,位于下铺的普儿二区6名,急诊儿科6名,门诊专科5名,位于下铺的分院门诊和儿童体检中心各1名。从2015年到现在,普儿二区、儿科重症室各有一名医生离开,急诊儿科有2名医生调往其他岗位或单位。

这一点得到刘秀芳的证实。她表示,过年前急诊儿科有2位医生辞职,其中一位转岗做了保健医生,另外一位去做了老师。工作强度高,收入不高,家属不理解导致压力更大,是刘秀芳总结的离职原因。她至今对3年前辞职的一位儿科医生印象深刻。那位女医生在4年前因为找不到床位被家属殴打,考虑到没有监控,即使报案也没法抓到人,这位儿科女医生选择了不声张。可惜的是,后来没过多久,她因为身体不适转到其他部门,离开了儿科。“我们这里每年几乎都有一两位医生辞职,前年、去年和大前年都有”。

与繁重的诊疗工作和压力相比,儿科医生的收入也是难以吸引医生的重要原因。刘秀芳表示,要吸引儿科医生就要提高诊疗费用,“儿科医生的收入按目前绩效考核很难提高,现在即使一天看200个病人,诊疗费用也就1000多元,收入要与劳动强度匹配。”

按照刘秀芳的计算,要达到比较理想的诊疗效果,她所在的急诊儿科可以接待的病例数大概在200个左右,但现在每天的急诊量大概有600多。记者在急诊儿科观察到,护士会根据患儿病情的轻重缓急有意识调整诊疗顺序,但在绝对数量上却依旧无法满足患者需求。

3.药到难以立刻病除 观察病情不可少

对儿科医生的难处,梁志聪如数家珍。

不同于各种内外科的细分科室,儿科医生需要对大内科都很了解。患儿往往不能明确说明哪里不舒服,对大人来说较为常规的血液或放射检查存在一定困难,西医的诊断非常依赖仪器检查,这都导致医生诊断增加难度;儿科医生紧缺,急诊儿科的医生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诊疗时间短,家长不放心,医生又要耐心解释;用药方面,儿童的用药量相比成人要少很多,虽然有计算公式,但依旧很考验医生根据患者具体状况的“因人诊疗”的能力……

在这诸多难题中,梁志聪特别希望患儿家属理解并配合的是,孩子病情反复情况比大人更常见,作为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病情发展。他告诉记者,有一位儿科医生自己的孩子发烧,儿科医生根据自己的诊疗经验,加上密切观察,只是用最普通的抗病毒口服液,就让孩子最后康复了。“我并不是想说抗病毒口服液多么有效,而是想强调注意观察患儿病情变化的重要性”,梁志聪表示,对很多患者来说,药到没法立刻病除,不是按时吃药就一定会马上康复,这一点很多患儿家属不理解,有的患儿吃了药之后没有立刻退烧,就有家长找到医生要求给个说法。

刘秀芳则希望患儿家长对患儿病情有基本的判断,比如有些患儿只是流鼻涕就去看急诊,并无必要,她建议不是很紧急的病症可以先预约时间,不要一窝蜂到医院,反而可能被其他传染病传染。记者走访发现,一些患儿家属已经能够这样处理。在市第一人民医院二楼的儿科诊室,带着3岁多的儿子前去就诊的李先生告诉记者,孩子就是鼻子不舒服,有点咳嗽,幼儿园放学后就直接带到医院看病,由于没有挂专家门诊,排队时间并不会很长。“此外,刘秀芳还强调普及健康知识的重要性。她说:“全民要有健康知识和意识,比如在流感期间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每天勤洗手等,这不是靠几个医生就能做到的。”

观察眼

化解儿科看病难长短机制缺一不可

一方面是“嗷嗷待看”的患儿和排起长队的焦虑家长,另一方面是不堪重负甚至个别被迫“逃离”的医护人员,在医疗服务领域,供给和需求的不匹配程度可见一斑。这种状况如果持续下去,即使其他方面全都完备,市民的幸福指数恐怕也要打个折扣。

儿科医生紧缺,乃至医疗服务的供给不足、配置不均衡的问题是全国性的,但这不代表惠州在这方面难有作为。实际上,不论是广东省要建设“卫生强省”,惠州市要建设“卫生强市”,还是基层医疗相关议案成为惠州市人大的“年度议案”,都可以看出政府在医疗服务方面的努力。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上说,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对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的需求也会水涨船高,包括化解儿科“饥渴”在内的医疗服务提升,就不仅是可以作为,而且是必须作为的领域。

“儿科”服务紧缺,是医疗服务难以满足群众需求的缩影,但又有着特别的重要性。其一,儿童是很多家庭关注的焦点,儿科也是医患纠纷多发的科室之一,儿科“饥渴”长期不能化解将对和谐医患关系造成负面影响;其二,儿童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这一群体没能的到及时救治很可能导致此后的长期医疗负担。

投入相对不足,医药体制改革亟待推进,医患之间沟通和理解存在不对等,导致“看病难”的因素可以说没有一个“善茬”,都是硬骨头。在这种状况下,更要采取重点突破的方式逐步解决。

正如医护人员所说,培养一个合格的儿科医生至少要十年时间——五年的学校学习加上三年的临床培训,再加上至少2年的一线诊疗经验。因此,期待儿科“饥渴”在短时间内得到根本扭转是不现实的。长期投入的改善与短期机制的调节,两者都要有,并且不可偏废。长期投入不仅包括设施、人员等“硬性”投入,也包括体制机制改革等“软性”投入,后者还要看国家层面的整体安排,惠州更应侧重从政府财政支持和引入社会资源等方面,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能力。从短期机制的调节看,惠州首先应鼓励各公立医院通过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不但从带来诊疗收入更从提供医疗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对医护人员予以物质保障,同时加大对分级诊疗的投入河健康知识的宣传,让儿科不再让医护人员视为畏途,止住目前部分医院存在的儿科医生流失现象,方是化解儿科供需不对等的第一步。

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 糜朝霞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