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细花建议“每月一个黄金周”,超6成网友支持

东江时报  2016-03-06 09:56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惠州市旅游局局长黄细花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抛出了一个建议:探索和试点“每月一个黄金周”的休假模式,即每个月的前或后三周休一天,另外一天挪到另一周凑齐5天长假。这种全新的休假模式建议一出,立刻引发了市民网友激烈讨论。

调查

热心网友提出“执行细则”

在目前带薪休假仍难以全面落实的情况下,如何满足人们对旅游和长假的渴求,黄细花建议创新休假方式,每月设立小长假黄金周。

“每月一个黄金周”的建议在媒体一见报,就引发了各界关注。4日的新浪微博页面上更被网友顶上了热搜,不少网站还发出了“每月一个黄金周,赞成么?”的在线调查,其中《中国日报》的在线调查第一日就吸引了上千人参与,超过65%的网友将票投给了“赞成,总算有长假了”,反对的网友为27%,认为“前三周只休一天,太辛苦了”,还有8%的网友“还没想好”。

“棒棒哒,一个星期两天哪里都不好玩,来回路上就要耽误,来个短黄金周完美!”不少网友对此拍手叫好,认为此举既不耽误工作,又能提高假期的效能,还缓解了各方面的压力。还有网友已经脑洞大开提出各种执行“细则”,比如网友“疑似正义”建议每月黄金周分地区分时间段执行,让每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享一个假期,既能拉动假日经济,又能缓解景区接待压力。

吐槽

理想很美好 现实很骨感

其实,黄细花并不是第一个提出这种想法的人,东时记者查询发现,相关建议其实早有。2014年,当时的全国人大代表、曾任职三亚市市长的王勇等人就提出了类似建议。东时记者发现,不少网友也直言,类似建议还是满足不了人民的出行需求:“不增加法定节假日天数的休假模式都是耍流氓。”还有网友吐槽“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改革双休日只能为社会少量的公职人员产生作用,而并不能约束到其他绝大部分社会成员,对于大部分连双休日都难以得到保证的企业员工来说,这只能是一个奢望。

观点PK

点赞

每月一个黄金周休假安排更灵活

@圈外的麻雀:每月一个黄金周可以试行,前三周每周休一天也不至于太累,最后一周休五天就可以自己做规划了,旅游或者回家陪父母,现在一周休两天什么也干不了。

@DomBiggMac:其实我还是比较赞成的!尤其对于在外工作但城市距离家不是太远的人来说简直是福利!要是一周两天那可能觉得回家没必要,但是凑齐了5天就可以回家看看,也算是棒棒哒。

@fengcall峰:每月一个黄金周,建议每个省里每个地市错开每个月的黄金周时间,比如广东,广州与佛山是每个月的第一周,深圳与东莞是每个月的第二周,以此类推……

拍砖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那谁来监管企业呢

@联合演习:有可操作性吗?值得怀疑。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谁来监管企业?能够把双休彻底执行就不错了,很多私企都只是单休,而且还没加班费。

@Go-Goal:一周上六天班,再多的黄金周也弥补不了这个痛苦。再说,没有消费能力的人那五天就干瞪眼吧。

@丁一1963:如果能保证所有人都能享受带薪休假,大家何苦都赶这一个时间段外出?政府相关部门能不能出台相关政策让所有用工者都不敢不让员工休假?

支招

如果实施,怎么休?

具体而言,每个月的后三周或前三周上6天班休1天,将这三天留到当月的第一周或最后双休日一起休息,这样加起来每月就有一个5天的(短)黄金周;如果碰上端午、中秋等法定节假日,会得到更长的假期。

如果短黄金周和法定节假日碰上怎么办?“花姐”也有招:遇到节日,就将短黄金周分别调至月头与月末休息,前后两个月连接,就有11天;用同样方法将国庆、春节这两个节与短黄金周合并休息,这样加起来至少有8天的(长)黄金周(如果是遇到这两个节日时也将短黄金周分别调至月头与月末休息,前后两个月连接,就有13天的休假时间。“尤其是春节这个传统节日,更需要这样合并调整。”

编辑 糜朝霞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