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儿科医生荒不是人才流动而是流失

南方+ 记者 薛冰妮、蒋伊晋等  2016-03-05 16:12

“儿科医生的流失不是人才的流动,而是人才的流失,鲜明地反映了公立医院公益性的缺失。”3月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钟南山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公立医院最关键的核心要素就是要解决公益性。

钟南山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 南方日报 王辉

钟南山:公立医院应公益

钟南山指出,现在的体制下,公立医院实际上是“国有民营制”。

医生的收入主要靠创收。美其名曰叫多劳多得、绩效评估,评估的不是医生的劳动强度与质量或者技术难度,而是药物、检查项目的多少。

在这个评估机制下,儿科的检查项目少,开药少,因此待遇低。儿科医生有三大问题,一是工作量极大,二是工作压力非常大,三是待遇很低。

这个现象在综合公立大医院最突出。

钟南山还现场介绍了他了解到的情况。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主任委员给他发来了一项调研资料。

该资料是目前完成的对11523家中国医院儿科现状的调研,近两三年来,儿科医生的流失率达到11%。这些流失的儿科医生中有14%小于35岁。

再以深圳一家儿童医院为例,据他了解,几年来,这家医院的儿科流失了36名儿科医生、163名儿科护士。

这个是非常危险的现象。因为全面二孩放开后,对儿科医生的需求加大了。

因此,钟南山强调,儿科医生的流失正是公立医院改革没有抓到公益性这个本质的写照。


公立医院却没有公益性,钟南山认为这是现今医疗系统的体制之弊。 新华社

方来英:现有医生向儿科转化

如何才能解决“儿科医生荒”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卫计委主任方来英3月4日接受南都采访时表示,即使现在恢复儿科本科,要培养一名合格的儿科医生至少也要十年时间。

因此,提高儿科医生待遇,让现有的医生在规范化培训中投向儿科专业很重要。

方来英表示,儿科医生在医疗领域的收入是偏低的,“你想让他来首先就要提高收入,要落实到具体的待遇上。另外,还有技术发展的前景、职称上的问题,都要考虑进去。”

方来英举例说,“就像在一个企业,如果你看老板不顺眼,又不认同企业的方针,老板付的工资连房子也买不上,你肯定要走的,儿科医生问题也是一样的道理。”

方来英透露,对于儿科医生的问题,北京市相关部门已关注到,目前各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相关工作方案,该方案预计在今年年中出台。方案包括儿科医生的待遇问题,儿科医生职称体系如何完善,规范化医师培养问题等内容。

对于地区和城乡间存在的差距,方来英表示早有关注。他透露,在京津冀一体化的背景下,北京50多家医院和河北100多家医院做了紧密合作,“我们不希望因为北京优秀,大家都往北京跑,更想看到通过北京的优秀带动周边共同发展。”


以核心城市带动周边城市的医疗协同发展,而不是制造更大的差距。 新华社

王正荣:提高儿科医生待遇

曾担任四川省卫生厅副厅长、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政协副主席王正荣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儿科医生紧缺的主要原因,一是需求增加,二是供给下降。三是儿科岗位难留人。

因此,王正荣在今年的提案中建议,从临时措施和长效机制统筹考虑,彻底解决儿科医生荒的问题:

第一,应该提高儿科医生待遇水平,留住优秀人才。由卫生行政部门出台相应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公立医院儿科医生的收入高于医院同级医生的20%以上,以留住现有的儿科医生,吸引更多的医生转岗从事儿科。

第二,医院设立儿科,保障儿科医生总量增加。王正荣认为,综合考虑社会效益和市场需求,应规定二甲以上的综合医院必须设儿科。

第三,扩大儿科医生来源,提高服务质量。他建议,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加大儿科的招生规模,开展儿科医师的转岗培训,鼓励相关专业的医护人员在儿科方面进行继续医学教育。

第四,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应加强对设立儿科的公立医院按照床位数给予补贴,以保障其良性运行。

曾任四川省卫生厅副厅长的王正荣对医疗体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新华社

郭淑芹:制度上赋予儿科医生含金量

全国人大代表、保定第一中心医院院长郭淑芹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儿科医生收入低是儿科难留人的关键原因之一。但目前医务人员的收入是通过绩效综合考核来体现,而医院绩效分配机制导致了儿科医生收入偏低。

郭淑芹所在的保定第一中心医院几年前意识到了儿科留不住人,在分配中给了儿科一个特殊的倾斜政策,就是让他们的收入和其他科室差不多。但她并不认为这是解决儿科医生紧缺的有效方法,因为不是所有医院都能拿出大笔资金补贴儿科医生收入。

因此,她建议应该建立一个体制来体现儿科医生技术的含金量,从而提高儿科医生的待遇,破解“儿科医生荒”的难题。地方政府应该加大对医院儿科的财政补贴,帮助医院的儿科实现良性发展。

同时,各综合医院应该增加儿科医师编制,地方可考虑将儿科列入急需人才引进,从政策上吸引报考儿科专业和从事儿科专业的人。

卫生主管部门指导干预综合医院增加儿科床位,打造优势儿科专业,提高儿科医护人员待遇,用优厚的政策将优秀人才吸引到儿科医师队伍。

【采写】薛冰妮 蒋伊晋 吴璇 商西

【来源】南方都市报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编辑 范思鼎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