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话题|“多校划片”,你的学区房白买了吗?

南方+ 记者 李洁茹  2016-03-03 18:01

(CFP/图)

教育部在独家回应记者时表示,鼓励各地推进多校划片是阶段性举措,未来3-5年是核心实施和过渡期,到2020年,随着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目标的实现,各学校间办晚话题学水平将大体相当,多校划片将过渡到单校划片。

“从本质上讲,社会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没有变,再多的政策,再多的拳头,都有新的做法去应对。”

受营业税契税下调等多种因素影响,一线城市房价正在爬向又一个巅峰。跟全国楼市行情同样牵动人心的学区房,却似乎正遭遇“冰火两重天”。

刚刚公布的多校划片政策,给不断高企的学区房泼了一盆冷水。

教育部新近发布的《关于做好2016年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要求,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择校冲动强烈的地方采取多校划片,通过随机派位方式分配热点学校招生名额。用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王定华的话说,此举是为了给学区房降温,让教育资源更趋均衡。此言一出,有些人乐了,有些人发愁了。

“那还有什么搞头?”初为人母的85后妈妈周苏为了能让孩子入读广州市白云区省一级学校广园小学,在孩子出生前买了一套近20年楼龄的学区房。面对突如其来的多校划片政策,周苏突然慌了,“我的学区房是不是白买了?”而新婚人士李萌似有一丝窃喜,“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以后不用为了孩子的学位发愁?”

教育部在独家回应记者时表示,鼓励各地推进多校划片是阶段性举措,未来3-5年是核心实施和过渡期,到2020年,随着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目标的实现,各学校间办学水平将大体相当,多校划片将过渡到单校划片。

“好比现在满天飞的鸟,如果一下子用一个笼子收有点难,但用多个笼子收,简单一点。”中国教育科研院研究员储朝晖形象比喻,“单校划片是落实就近入学的最终原则,推行多校划片主要是让这个过程有个缓冲。”

高烧不退的学区房

在北京,西单附近的文昌胡同一间面积仅有10平方米的民宅因对口北京一所最好小学,2014年售价高达340万元,单价34万元/平方米,震惊全国。

在上海,2015上半年学区房遭疯抢,个别飙升至9万元/平方米,同一套房瞬涨百万元不是个例。

在广州,2014年12月,越秀区老东山的新河浦路一套9平方米的单间报价达90万元,原因是带名牌小学学位,一举成为广州“史上最贵”学区房。

为了让子女入读好学校,家长们可谓各显神通。

以4万元/平方米买入,到2016年1月全国放开二孩政策,不到两年时间,罗莉购买的广州市天河区侨林苑面积为50平方米的学区房每平方米涨幅超过了1万元。

罗莉告诉南方周末记者,2015年下半年同一个小区的邻居购买价格比她的贵了5000元/平方米,而到了2016年1月,另一个邻居签合同时已涨到了5万元/平方米。

“其实当初购买这套房子就是为了小孩读书,不是为了投资。”罗莉的小孩现在已经顺利入读华阳小学,但她担心多校划片实施后,无法入读对口的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广州市第四十七中学。

为了好学位,有家长与罗莉一样,买一套不入住的小面积学区房,也有像在广州番禺工作的王兰这样,卖了自住的精装房子,买一套带学位的新房。

2015年6月,附送所有进口家电、家具,王兰卖掉了番禺区亚运村豪华装修的房子,这套婚房远离市区,环境清净,结婚时两口子并没有“学区房”的意识。

“等生小孩了才知道学位这么重要。”2015年的一整年,王兰一家老小边租房边找房,2015年年底终于在番禺市桥的正太广场买到一套学区房,周边共有四所小学,其中有两所省一级学校,分别是南阳里小学和市桥中心小学。

王兰说:“按销售说的我们新盘是去南阳里小学,而路途最近的其实是中心小学。”研究了多校划片政策,他们反而“不担心”。

2016年1月22-27日,南方周末联合腾讯大粤网问卷调研平台,就教育部试点多校划片政策发起问卷调查,据调查显示,50.31%的网友认为这是“好政策,双手赞成”;19.01%认为“这是个长期工程,短期内不会实现”,而27%的网友则认为这是一个“拍脑袋决策”。

对待新政,罗莉代表了大部分家长的心声:“从社会公平、和谐的角度考虑,这个政策很有必要,但前提是教育资源均衡,不然我们还是会‘削尖脑袋’让孩子进好学校的。”

“退烧药”开了两年

面对“高烧不退”的学区房,教育部两次在公开场合提到要落实“多校划片”。

2015年3月31日,教育部召开24个大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调研座谈会,副部长刘利民在座谈会上说,要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择校冲动强烈的城区,推行多校划片,将热点小学、初中纳入其中,缓解“学区房”问题。

八个月后,在教育部召开的教育规划纲要实施5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基础一司司长王定华表示,教育部正在考虑推行多校划片,通过此举为学区房降温,同时将加大查处力度,及时曝光择校现象,把就近入学落到实处。

有业内人士为此指出,“一年之内教育部两次提及多校划片问题,可见学区房问题已经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了。”

其实多校划片并不算新鲜事,早在2014年就有了这一剂“药方”。当年,教育部颁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多校划片”。

据教育部回复南方周末记者采访函称,2015年印发的《关于做好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再次予以强调,2016年还将进一步强调。之所以提出并强化这一政策,“是因为在免试就近入学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后,热点学校资源的合理分配成为了深化改革的主要矛盾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

教育部向南方周末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2014年19个副省级以上城市公办中小学“幼升小”和“小升初”就近入学率分别达到97.9%和95.4%,基本实现总体目标。但随之而来的“家长对极个别热点学校择校冲动仍然强烈,并由此产生以房择校的‘学区房’等问题”。

2015年,教育部要求北京、天津、上海等19个重点大城市100%公办小学、90%公办初中要实现划片入学。有意思的是,南方周末记者调查发现,这19个城市对如何推行此政策,意见不一。

因为已经确定了集团化、学区化办学的方案,上海明确表示不会采取多校划片,而是在教育部总体精神上,跨前一步,推进集团化学区化办学,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

杭州市教育局初中初等教育处处长蒋锋明确表态,“杭州实行单校划片方式已经二三十年了,老百姓普遍接受了这种方式,所以不会发生变化。”

重庆、长春、武汉、广州等地的部分区已经逐步开展“多校划片”工作。而长沙、青岛等城市表示多年推行的招生政策与“多校划片”政策基本一致,目前暂不会有大的变动。除上述城市之外,大部分试点城市暂无时间表。

储朝晖认为,各地市表现不一“很正常”,因为落实政策要因地制宜,没有必要整齐划一。

“多校划片”能给学区房降温?

东风东路片区、华阳小学片区是广州炙手可热的两个学区房高地。2016年1月25日,南方周末记者走访发现,周边的房地产中介对多校划片政策并不担忧。

“今年买比明年买划算,年前买比年后买划算。”在天河区华阳小学片区,南方周末记者以买家身份走访中介,裕德丰地产一位李姓经理以他的从业经验推断,由于周边配套设施完善、名校环绕,他认为“多校划片”执行后有可能带动甚至推高这一片区的房价。

上述调查问卷中,近四成受访者认为“不能”给学区房降温。

不过,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联合会会长吴颖民认为多校划片政策不仅能为学区房降温,更是“落实就近入学政策和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举措”。

他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学区房热度过高是因为学校之间的差距过大,教育资源不均衡带来了房地产畸形发展,“是房地产开发商利用售楼的伎俩”。多校划片后,片区学校之间能资源共享,取长补短,教师校际间的有序流动,能有效促进校区内的均衡。其次,生源的分布也会相对均衡起来。

广东省政协委员邓静红则表示,如果具体实施细则出台,短期内会对学区房价位造成影响,但学区房不仅受到义务教育阶段影响,还跟周边配套服务、公共交通、社区人口扶持等公共服务资源有关。“从本质上讲,社会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没有变,再多的政策,再多的拳头,都有新的做法去应对。

对比吴颖民的乐观、邓静红的观望,中原地产研究中心分析师张大伟认为多校划片没有解决学区房过热的根本问题——教育资源均衡和公平,优质学校、师资分配不均,“家长们都被堵在争夺教育资源的路上”。其次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各个地区教育资源分配情况各异,很难统一满足三公里以内“就近入学”的基本原则,“这个政策难以落地”。

面对新政,广东省一级学校华阳小学校长周洁建议家长们应该多了解各个区域的情况,不要盲目追求名校,也有学校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名校,但是办学很有特色,“优不优质要看适不适合孩子,除了学校的教育以外,也包括孩子成长的环境”。治本之策:教育均衡

问卷调查中关于实施多校划片后网友最担心的问题结果显示,“如何保证公平”是网友的主要顾虑,占比达65%,而认为“执行力度有限”的网友有27%左右,有8%的网友担心“学位房白买了”。

“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不解决,未来必然会导致权力寻租。”对于网友的担忧,张大伟认为反映的仍然是教育资源均衡问题。

“到时候,市民从以前买一所房子,到以后要多租一两套房子,足以说明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无法满足。”邓静红强调,要实施多校划片,研究怎么落地是关键。她认为新政是从行政手段进行调控,如果不解决教育均衡化的问题,(即使)片越划越大,看起来会给学位房降温,但实际上供需矛盾依然存在。

吴颖民建议教育部门要尽可能按照就近原则来划片,其次是要有不同层次的学校搭配,不要好的划一片,差的划一片了,但是长期来说还是学校资源均衡发展,“关键是学校不要参差不齐。”

面对专家们的呼吁,教育部给予回应:“有关专家建议符合我们当前正在大力推行的政策和措施。”教育部表示,实现教育公平,“多校划片”只是治标之策,深入推进均衡发展才是治本之策。

对此,教育部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将从三方面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第一,将加快改造薄弱学校,整体提升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办好每一所学校,为就近入学工作夯实良好基础;第二,实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推进学校联盟或集团化办学模式,确保将不低于50%的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并完善其操作办法;第三,试行学区化办学,因地制宜,按照地理位置相对就近、办学水平大致均衡的原则,将初中和小学结合成片进行统筹管理。

解决教育均衡难不难?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多校划片可以提高对口入学率和就近入学率,但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其原因是校区与校区之间存在很大的办学质量差异,一旦实施,将“从择校变成择学区”。

“现在(处理)择校(现象)和(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之间的关系是颠倒的”,熊丙奇甚至认为,多校划片这剂药方“开反了”,应该是先推进义务教育均衡然后再来引导大家的择校行为。“面对学校不均衡的现状,在学区划片公布后再要求大家必须就近入学,这实际上是堵住下游,没有解决上游问题。”

“2006年(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被正式提出,这十年间进展缓慢。”熊丙奇认为解决教育均衡并不是很难的事情,“教育均衡化首先是要明确政府职能部门治理思路,而不是治理老百姓的择校行为和学校跨区招生。”

储朝晖同样认为,全国整体还没有实现真正的教育均衡,“学校之间、区域之间、学生个体上的差异都还很大”。

他说,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应该扩大覆盖面,对东、西部地区以及中部地区要整体考虑,农村的孩子和城市的孩子应有公平接受教育的权利,落脚点同样是教育投入。为此,他建议:“首先要做好当地学校的经费投入、教师分配等系统配备工作。”

而民众对更多优质教育需求,邓静红认为应该通过大力发展民办教育来满足。以美国为例,学校分公办、特许学校、私立学校三类,公办学位满足基本需求,私立学校则是提供更多的高端选择。

“我觉得真的到了对民办教育重新定义的时候了。”邓静红认为过去20年的民办教育的发展中,“更多的是公办办不了私立来支撑,实际上不能这么定位民办教育。民办教育不应该是对公办学校的补充,应该是教育事业里的重要组成部分。

【来源】南方周末

编辑 丁晓然

相关文章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