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不熟:广州南沙漂亮成绩单背后,几个问题不能忽略

南方+  2016-03-02 17:21

2015年南沙区商品销售总额(批发+零售)同比增速高达7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也高达16.8%,均远高于广州市平均水平。商业开始变旺,说明人气在提高,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信号。

文|孙不熟(华南城市研究会副会长)

新春伊始,南沙区就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国务院日前批复的广州城市总体规划,点名要求广州重点建设南沙新区与加快自贸区制度创新,足见国家对南沙新区的认可与重视。

那么,过去一年,南沙区的成绩单交得怎么样呢?根据此前公开的数据,我们分类盘点一下南沙各项经济数据。

2015年南沙区的GDP达到1133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3.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增速是13.3%,进出口总额增速是17.2%,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是54.0%,合同利用外资金额的增速是64.7%.所列数据几乎全部稳居广州各区第一。

这是整体数据,自贸区挂牌不到一年,这份答卷交得还是不错的。再看看结构数据,最值得关注的是去年第三产业的发展态势,同比增速高达23.6%,远高于第二产业(11%),同时还是2014年增速的2倍多。南沙区第三产业的占比也从2014年的21.3%增加到24.5%。

这说明,自贸区挂牌后,对第三产业的拉动是非常明显的。比如,南沙去年在融资租赁等特色金融上的发展成绩相当不俗。另外,2015年南沙区商品销售总额(批发+零售)同比增速高达7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也高达16.8%,均远高于广州市平均水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般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地区的商业发展程度,这个数据越高,说明这个地区的零售、餐饮、住宿等生活服务业越繁荣。

南沙过去一直被认为商业氛围不足,2015年能在商业数据上获得这样的成绩,说明南沙的商业与人气正在变旺。自贸区获批以后,南沙区的发展被明确定位为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地,而不再像过去那样单纯发展工业,但服务业的发展依赖于大规模的人口聚集,这一直是南沙的短板。所以,商业开始变旺,说明人气在提高,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信号。

南沙人气变旺,也可以从实际生活中获得印证,比如南沙快线的开通、万达广场的开业、各类跨境电商体验店的兴起,都是积极信号。

不过,漂亮数据的背后也有一些不能忽略的问题,比如合同利用外资额增速高达64.7%,但实际利用外资的增速只有1.9%,这或许说明不少外资还处在观望阶段。再比如,服装、钢材等工业品产量去年是负增长,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达54%的情况下,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只有8.5%,说明南沙的工业发展存在一些困难,固定投资也主要流向基础设施建设,而不是工业领域。

另外,从新公布的南沙重点投资项目中也能发现一些问题,今年新开工的项目有11个,续建项目有14个,投资量的确很大,但大部分投资仍然集中在港口、铁路、地铁、桥梁等硬件基础设施上,涉及到工业领域的项目比较少,科教文卫类的民生项目就更少。南沙的大规模开发才刚刚起步,新城的整体还处在长骨架的阶段,基建领域获得更多的投资,是正常的,但民生项目也应该马上重视起来才对。

南沙的发展已经被明确定位为“高端服务业聚集地”,这需要吸引大规模的高素质人才入驻。良好的基础设施环境,当然有利于吸引企业的投资,但优质的科教文卫资源更为关键,这关系到南沙能否把高端人才留下来,成为一个适合于高端人才居住的优质生活区,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只是一个优质开发区。

南沙建区已经有11年,在新版的广州城市总体规划中也被明确定位为重点建设的“两个新城”之一,现在又顶着国家新区与自贸区的“双区光环”,人们期望中的南沙,肯定不止于一个搞经济建设的开发区,而是一个全面发展、功能齐全、配套设施优越的宜居新城。新的一年,期待南沙能够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能加大对民生工程的投入。

编辑 李啸啸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