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2016-03-01 10:47
文|易宪容
2月26-27日,G20财长及央行行长会议在上海召开。中国央行借助这个国际会议,在开幕之前举行记者会,并针对人民币汇率走势等16个议题,发布了官方书面资料,就此对人民币汇改、汇率走势、汇率政策,以及各国能否达成干预汇率的协调机制等方面阐明了中国政府的观点。
对于当前人民币汇率政策,央行行长周小川强调,人民币不存在进一步持续贬值基础,人民币汇率的市场短期波动将会回归理性。这只是一般性的说法,与以前没有多少差别。有新意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重申了中国不会借助于人民币的竞争性贬值来加强出口能力。中国2015年货物贸易顺差接近6000亿美元,中国即使不参与货币的竞争性贬值,也具有较好的出口竞争力。这从根本上消除了市场对人民币持续贬值的错误认识。
在2015年8月的人民币新汇改之后,市场往往把人民币的贬值与当时中国经济增长下行及出口快速下降联系起来,认为当时人民币汇率贬值根本的原因在于通过货币贬值增加出口,从而引发了全球特别是亚洲地区各国的货币竞争性贬值及市场的剧烈震荡。
这次央行明确表态,汇改仅是对中间价偏离现汇价的校正,而不是通过人民币的竞争性贬值来增加出口,所以如果今后人民币汇率波动引起贬值,也依然不会是为了增加出口。这自然给了市场一个十分明确的答复或定心丸。
二是重申人民币汇率不会与美元脱钩。去年8月的新汇改后,人民币连续几个月汇率下跌,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安抚市场,在美联储加息前,央行首次发布参考SD R的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此举引发了国际市场认为人民币汇率将会与美元脱钩和“去美元化”的质疑。
对此,周小川也给予明确的答复:人民币汇率虽然参照一篮子货币,但实际上美元是篮子中最主要的货币,在3种重要的人民币汇率指数中,美元还是起主导性作用,但欧元、日元、英镑等也有适当权重。这在某种意义上解除了市场的质疑,央行并不会在当前的条件下让人民币汇率与美元脱钩,即短期内,或在美元上升期间是不会与美元脱钩的。
在美元升值的情况下,让人民币与美元脱钩不是适当的时机。如果美元持续升值,国际市场与美元的相关性会越来越强,国际市场的交易、投资及储备更是会偏向美元。在这种情况下,让人民币汇率与美元脱离,建立起参考非美元货币的货币篮子的新人民币指数,从新指数来看,人民币汇率的贬值是减弱了,但与实际经济活动中的情况不相符,国际市场的认受性会不高。这反而容易成为强化人民币贬值预期的一种理由。
反之,如果美元开始弱势,这不仅能够减轻人民币贬值的压力,也是人民币汇率制度转换重要时机。正如周小川指出的,外汇储备、经常项目、投机因素等,并非人民币汇率波动的核心影响因素。部分扰动的因素只能形成短期影响,不具备持续性,真正影响人民币汇率的重要变量在于采取什么样的汇率制度。所以,汇率制度转换在什么时候进行,央行会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在这种情况下,市场自然不会把人民币汇率制度转换与人民币和美元脱钩不脱钩联系起来,从而减弱人民币汇率波动的风险。
三是对于短期内人民币汇率走势,周小川强调由于现实市场不确定性是客观存在的,而这些不确定性也会反映到人民币汇率的变化上来,因此未来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是正常的,但最后还是会逐渐回归到理性上来,人民币汇率的企稳是一种趋势。所以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不要过度反应,央行也不会让市场投机者利用这种过度反应来做空人民币。
可以看到,当前央行对人民币汇率政策已经有了新思路,即从现实市场看人民币不存在持续贬值的基础。从汇率政策来看,央行更强调人民币汇率稳定,人民币汇率偶尔波动也会逐渐理性回归。市场不用对人民币的波动过度反应。
【原标题】周小川讲话传递出人民币汇率政策新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