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柳青 陈萍 2016-02-24 08:40
0
兴宁市花螺墩长兴围屋“烧烟火”。何森垚 摄
过完元宵节,才算过完年。
在客家地区,因为客家话中的“灯”与“丁”谐音,每年的元宵节被赋予了极为重要的意义,赏灯成为元宵活动的“重头戏”,尤以兴宁全境及五华部分地区为盛。每年的“赏灯节”,已远离家乡四处打拼的客家儿女都想方设法回到家乡,“赏灯大过年”,家族的人聚集在一起,既观赏花灯欢度佳节,更合家团聚共话家常,寄望新一年人丁兴旺、家庭和睦。
今年元宵赏灯节期间,梅州依旧开展热热闹闹的赏灯民俗活动,经历了几百年的传承,庆典活动的内容有所改变,但不变的是浓浓的客家年味儿。
●南方日报记者 张柳青 陈萍 通讯员 钟思婷 张炳锋 卢胜文
(感谢嘉应大学客家研究院博士周云水对本文的贡献)
兴宁赏灯节
请灯即请丁 六百年传承
正月十四晚,兴宁市宁新镇花螺墩长兴围祠堂前热闹非凡,长兴围屋罗氏家族的子孙们从各地回到家乡,在祭祖、“升灯”仪式过后,迎来了长兴围屋独具特色的“烧烟火”活动。罗氏宗祠正前方的门梁上挂上了村里命名为“企盆”的烟火。点燃后,烟火会自动脱落,每层约烧5—10分钟,层层都有表现不同故事的贴纸,代表不同寓意。在烟火燃烧的同时,炮竹声响、烟花四溅,村里的老人在一旁敲起“烧烟火锣鼓”,根据烟火燃烧的进度来决定鼓板和速度,配合着烟火敲打出不同的旋律。灿烂的烟火配以喧天的锣鼓,热闹非凡。
这是长兴围屋罗氏家族的“赏灯日”,在兴宁,每个姓氏都有独属于自己的“赏灯日”以及形式多样的赏灯活动。据考证,元宵赏灯这一习俗在兴宁已经延续了600多年,经过历代传承,花灯的外形有了变化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而赏灯的形式和寓意基本沿袭下来。
一个姓氏一个赏灯节
火树银花满街舞,箫鼓喧闹到天明。兴宁“赏灯节”从正月初八开始至十九,传统赏灯节内容极为丰富,“赏灯节”前到做灯师傅那定做花灯,正月初八开始请灯、接灯,初十至十五每天都有各姓氏的“赏灯日”,尤以年十二、十三、十四最为集中,十五至十九便为最后的暖灯环节。
兴宁的“赏灯节”历史悠久,据考证兴宁花灯起于元代,盛行于明、清,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据兴宁市民协主席黄红亮介绍,兴宁的客家先民初到兴宁时人口较少,客家人势单力薄,为应对艰险生存环境,亟需繁衍,从而选择了客家话中与“丁”谐音的“灯”作为期盼人丁兴旺的象征物,给本是普通扎纸工艺品的花灯赋予了神圣的内涵。
除了“赏灯日”全族人齐聚一堂、以各种形式欢庆佳节外,“请灯”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请灯日”安排村中男青年成群结队,一路敲锣打鼓,燃放炮竹、舞龙舞狮把花灯请到祖屋祠堂,族中长者在灯内下方中心点置放一块用红绸裹着,红绳扎进,写上“百子千孙”的“金砖”,待“金砖”系好于灯下,就放开嗓门讲几句怀旧颂祖和庆贺节日的佳话,然后一句“高升”,花灯徐徐升上厅正梁架下。
在兴宁,赏灯有双重意义,一是观赏造型美观的花灯,二是庆祝村里添新丁。各姓氏的“赏灯节”为何有所不同,黄红亮介绍,这与兴宁人热情好客有关。“客家先民认为如果所有姓氏都集中在元宵过赏灯节,那只能在某一个村举行,而当时客家人生活比较艰辛,难得赏灯节期间有好酒好菜,便商量着把赏灯节分开来举行。各姓氏定下的日子一直延续至今。”
兴宁花灯发展中创新
“萤火虫、唧唧虫、桃树下、吊灯笼。灯笼光、照四方、四方暗、跌落坎、坎下一格针、检来送观音。观音门前一丘禾,割到一担又一箩,分给你来涯又矛。”这是流传至今关于兴宁花灯的民间童谣。兴宁花灯的最大特点是六格外形结构以圆形为主,与现在北京的六方宫灯属同一品类。
兴宁花灯与北京六方宫灯外形相似的原因,据黄红亮介绍,其实因已不可查,但民间流传着一个故事。相传在元代期间,兴宁黄氏两兄弟手艺高超,成为能工巧匠声名远播,后被当朝朝廷调往宫廷,专门服务宫廷的工艺制作,同时也制作宫廷的六方宫灯。后来兴宁黄氏两兄弟年岁已高,返兴宁故乡养老,黄氏两兄弟就把宫廷制作六方宫灯的技艺传授给他们的后裔,世代相传,一直流传至今。
兴宁花灯制作在民间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目前兴宁市17个镇、3个街道办都还有传承制作花灯的工艺师。各镇各村花灯的款式不尽相同,如大坪镇陈佛光师傅制作的“龙凤花灯”,外形结构为圆形,共有十二门,六大门、六小门代表一年十二个月;宁新街道办的吴国华、吴镜彬制作的吴氏花灯则是传统圆形花灯和观音灯。
兴宁花灯的制作看似简单,其实十分复杂。据吴氏花灯的传承人吴镜彬介绍,花灯灯架选材为本地的竹子,做灯师傅会根据客人订制花灯的大小尺寸进行裁料,其后要经过火熏、扎架、糊纸等步骤。传统的兴宁花灯为六格圆形灯,上下结构,中间分上、中、下共五层,分别用手工绘制“恭贺新禧”“状元及第”“仙君送子”“全家福满朝贵”“子孙满堂”“弦箫鼓乐”等图案的贴纸裱糊在灯的表面。
面对现代文明的飞速发展,兴宁赏灯的民俗活动被有浓厚“根”文化的客家人延续下来,但因制作花灯经济效益不大,销售范围局限等原因,花灯制作的传承受到挑战。为庇护传承历史悠长的花灯文明,2012年,兴宁主动发掘资本,胜利申报“中国花灯之乡”。位于兴宁永和镇的广东熙和湾文化旅游产业园建成了花灯外形的花灯博物馆,展示兴宁花灯的历史。兴宁民间也成立了艺术社,研究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改良和创新花灯的制作工艺,以求为兴宁传统花灯的传承和发展作出有益的探索。
五华迎花灯
寻根兼祭祖点亮游子心
三十多支巡游队伍有的手擎各种花灯,有的模仿各种人物扮相在铿锵的锣鼓声中沿着大街小巷进行表演,欢腾跳跃的长龙、摇头晃脑的金狮、精致华美的花灯吸引前来观看的群众挤满街道,空气中洋溢着喜庆气氛。
与兴宁“赏灯节”相比,五华的下坝迎灯也同样历史悠久。这个颇具传统特色的元宵迎灯盛会已经传承了570多年的历史,每年都吸引2万多的群众前来参加。
下坝灯始于“周瑄圳”
“下坝迎等”活动是为了纪念下坝村周氏祖先周瑄公,它把“家”的观念深深扎根于每个后人的心中,周瑄公的后裔即使春节因特殊情况没有回家,但到元宵佳节无论如何一定要回来参加“下坝迎灯”庆典活动,充分体现了后辈们对本土客家文化的认同感和客家人的寻“根”意识。
相传明朝成化年间,下坝由于水源不足,常常缺水干旱,作物十种九不收,致使乡民生活非常艰苦,村民不断外迁,人口日愈减少。为改变这一境况,水寨(今河东)下坝周瑄(公元1440年—1507年),字仲英,官例受征仕郎(从七品),于明成化二十二年(公元1486年),召集乡村父老商议,筹集稻谷1000石(每石月120斤),捐白银千两,挑选20多名年轻力壮的男丁,从油田万华洋漫畲连下坝筑坡30多华里(1公里为2华里),圳宽2米至4米不等,凿山造圳至下坝渡塘龙颈。开始,圳道碰到的都是硬石山地,困难很大,但周瑄开圳决心不动摇,勉励大家凿山不止,传授村民用绿竹制作彩灯、花灯出售筹集资金,并鼓励其妻邹氏,寒暑不变,送饭送茶,坚持不懈。历时3年,明弘治元年(1488年)元宵节当天引水圳竣工,引万华河水灌溉油田、太和、下坝等地水田3000多亩。这条水圳是当时长乐县(今五华县)最早而又最大的水利工程,如今“周瑄圳”已成为下坝及周边村民粮食丰收的灌溉圳。
周瑄开圳,造福乡人,其功德无量,乡人们敬仰。为庆祝“周瑄圳”竣工,下坝村民组织迎灯闹元宵活动,一是庆祝“周瑄圳”竣工,牢记周瑄公功德;二是因为卖“灯”造“圳”,要把“灯”迎回来(客家话“灯”谐音“丁”),祈求下坝人丁兴旺。
“三献礼”历时3小时
下坝迎灯闹元宵,规模宏大,每年吸引县城和周边乡镇各地群众前来观看,还引来世界各国的部分侨胞前来寻根祭祖。随着人口的迁移,民俗活动的传承,已流传至重庆,四川的宜宾、成都,广西的梧州、贺州、桂林,广东的惠州等地。
“下坝迎灯”活动经过500多年的传承和发展,已成为客家文化的杰出代表,有着重要的人文、社会和艺术价值,教育子孙后代饮水思源、弘扬祖德,爱国爱乡,建设家乡,体现了客家人崇拜祖先、重礼重教、团结向上的客家文化。
经过500多年的传承和发展,下坝迎灯愈来愈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每年元宵节下午,当地群众便聚集在周瑄公祖屋,由族中长者主持行“三献礼”。“三献礼”过程包括洗礼、跪拜、三次献礼、宣读祭文、升灯,这一古老的祭祀过程约45分钟。晚上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时,村民载歌载舞进行文艺表演。八点整,迎灯开始,全村老少盛装聚集,有的手擎各种花灯,有的模仿各种人物扮相,组成三十多支巡游队伍龙狮起舞、锣鼓开道、爆竹齐鸣,沿下坝堤经观礼台,转入大新街、米行街、老街等街道和村道,到达周瑄公祖屋祭拜,点亮花灯,最后再经观礼台返回各村寨,沿途的各家各户烟花爆竹齐鸣迎接花灯,拿油灯接花灯火种,此谓“接灯(丁)”,整个迎灯过程来回行程十多公里,历时三个多小时。
在庆典活动中,鲤鱼灯、龙虾灯、鹅灯、仙鹤灯、十二生肖灯等各种精致花灯都是村民亲手用竹子编织后加上精美的剪纸制作而成的,有的会摇头摆尾、有的展翅欲飞、有的张嘴觅食,极具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成为周边村民和旅游者争相购买的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