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开学|他自编教材在家教
南方视觉 2016-02-21 13:04
早上1小时国学、1小时数学、20分钟英语;下午“随性而为”,有时到公园边玩边写生,有时在小区游泳或者攀岩……这是6岁的童童(化名)每天的“课程表”。每天小区里的学校响起上课铃时,她也打开课本。不同的是,童童的课本是《论语》之类,课桌是饭桌,老师是她的妈妈。(来源:南方视觉微信号)
2月17日,东莞南城,市中心的一小区内,冬天的阳光洒进屋内。吃过早餐后,5岁半的童童就缠着妈妈要讲故事。妈妈说,要不今天你来讲。于是,童童就编了一个关于“笨拙先生”的长故事,逗得自己和妈妈都笑个不停。
妈妈为童童讲解科学科目,为了讲清楚根、茎、叶,从厨房搬出了瓜果蔬菜等实物来现场教学。
私塾里,老师给孩子们上手工课,孩子们看得入神。
私塾里,孩子们与老师进行游戏。
童童与爸爸读课外书读得哈哈大笑。
童童书架上摆满自己喜欢的课外书。
童童通过笔记本电脑学习新知识。
其实,童童也曾在体制幼儿园里上学。直到有一天,老师教了一个错误知识,童童在家重复了,何英试图去纠正,童童却说,这是老师教的,没错。何英发现,以前在家爱发问的童童,变得对老师盲从了。这让她有些惊恐。图为妈妈把牙签作为教学工具。
于是,妈妈试探地问:“童童,我们在家上学好不好?妈妈教你。”没想到童童满口答应了。爸爸也非常支持,这位年轻的父亲从小就对上学感到非常痛苦。他认为在家上学,父母能给予更多的耐心和精力在孩子的身上,去发现孩子的兴趣并培养,发现孩子的缺点去改正。
童童与小伙伴玩游戏。
妈妈让童童学习切苹果。
夜间时分,不去图书馆的日子里,童童最爱到中心广场上运动一番,跟着爸爸溜冰、跳高。
东莞植物园,童童和小伙伴在观察银叶金合欢的特征。
东莞松山湖,妈妈带着童童去一家私塾参观学习。在家上学毫无经验,童童妈不断地去寻找合适的方式来教孩子。(来源:南方视觉微信号)
编辑 丁晓然
人定制了这篇文章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
+
客户端
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