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日报 2016-02-20 10:49
如果过年只做了守岁、拜年、讨红包、走亲戚这些传统的习俗,你就OUT了!随着互联网日新月异的发展,微信、QQ、微博等移动终端逐渐成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发电子红包已经“晋级”成为了新的年俗。
据支付宝的数据显示,广东发支付宝红包平均金额最高的十个城市为:揭阳、阳江、深圳、潮州、汕头、广州、珠海、汕尾、东莞、佛山。从数据可以看出,阳江人发电子红包的“功夫”了得。
发电子红包成拜年新时尚
记者采访多位市民发现,今年春节,很多人印象最深的恐怕不是吃了什么饭、喝了多少酒,而是抢了多少电子红包。年夜饭敬酒前先发个微信红包,发电子红包俨然成了新年俗。
70后梁先生在春节期间给一些不常见面的好朋友发微信红包。“收到朋友的红包也会回一个,数额不多,讨个吉利吧。”梁先生说,平时不常见面,过年过节发个电子红包算是联络感情的一种方式。
除了年轻人,中老年人也是“红包大军”中的一员,他们也喜欢用电子红包联络感情。69岁的退休教师邱老师春节期间在学生微信群里发了多个贺年红包。“过年的时候有好多学生过来看望我,也有很多学生没能过来,我就在群里发红包,与没来的同学在群里一起热闹。”据邱老师介绍,他的红包个数和金额都不多,多数是五元派三四个红包。抢红包后,大家会发上一些好玩的表情和文字,抢红包的过程就是让大家在群里进行互动。
年轻一族热衷抢电子红包
“过年那几天同学群里就像被红包轰炸了,大家都在玩‘接龙发红包’。”据90后网友小白介绍,今年春节7天长假,她几乎就是伴着手机度过的。不过,小白觉得好像有点玩过头了,那几天群里几乎都是在抢红包,就连年初三同学聚会时,大家也都是低头猛戳手机屏幕,说的最多的话就是“该谁发了”“准备抢啦”“哇,巨款”这些话,年初七上班后抢红包的热情渐渐冷却,但是群里也很少有交流感情的消息,同学群名存实亡。
“抢红包是一种病,但是不想停也不能停。”谈到假期过后的感受,95后大学生水莲告诉记者,有的群里一直在发红包,几分钟不看就会有几十甚至上百条新消息,加上有的红包个数、金额有限,必须手快、网速快才能将红包收入囊中,如果长时间盯着手机,很可能忽略了身边的很多事情,抢红包适量才好。
市民对电子红包有赞有弹
在众多抢电子红包抢得不亦乐乎的人群之外,也有人对此并不那么热衷。70后白领魏女士便是其中一位,她称去年春节抢红包抢到凌晨两三点,无论是去洗手间、洗澡甚至睡觉,手机都不能离开视线,她为此付出了代价——眼睛干涩、手僵直。但今年除夕夜,她放下手机,陪家里老人聊天、看电视。“难得放个长假,把抢红包的时间来陪陪家人,这样更开心。”魏女士说,电子红包的确给人们之间增添了新的互动模式和关怀渠道,也满足了部分情感交流的需要,但如果“入戏太深”,让家人受到了冷落,这就忽略了春节原本的意义。
90后小梁也感叹,除夕晚上吃完年夜饭后,她就躲在房里,一整晚都在戳手机,微信、支付宝来回切换,一会儿咻一咻支付宝,看能不能集到“敬业福”;一会儿在微信上抢红包、发红包,往年必看的春晚变成了背景乐。小梁的妈妈戏谑称: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孩子终于回家了,却忙着抢红包。
市民杨先生表示,平时大家都在忙工作、忙学习,春节期间,全家人好不容易欢聚一堂,如果大家都一味地热衷于发红包、抢红包,会让家人有种疏远感。
当然,也有网友觉得,电子红包的出现,增加了过年娱乐的多样性,增添不少热闹。“我觉得这是一种快乐的传递。”市民林小姐认为,抢电子红包不在乎金额的大小,只在意抢到的乐趣。年轻人玩得开心,长辈不会玩但看到年轻人开心他们也会开心。而且,年轻人可以教长辈玩微信,教他们学会发红包和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