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2016-02-19 17:04
据美国中文网援引洛杉矶时报消息,南加州3名中国留学生施虐同胞案于2月17日在洛杉矶波莫那高等法院宣判,三人被判6年到13年的监禁。
涉嫌绑架、殴打和折磨同学的三名中国留学生翟云瑶、杨雨涵和章鑫磊,于今年1月5日与检方达成认罪减刑协议,三人分别获刑13年、10年和6年。法官强调,服刑期满后,三人将被驱逐出境,几乎没有再返回的可能性,三人表示理解。
事件始末:争风吃醋引起的残忍凌虐案
十余名在美中国留学生,将另一个中国女生衣服扒光、强迫其吃沙子、剪掉她头发并逼她吃掉等。2015年6月,洛杉矶地区的一桩中国留学生绑架案的细节一经公开披露,手段之残忍震惊。
当初全案涉案有12名留学生,年仅18岁的中国小留学生嫌犯非法绑架、关押并用残忍手段折磨另外两名女留学生,导致两人严重受伤。受害人为麦嘉怡(Jiayi Mai,译音)、刘怡然(Yiran Liu,译音)。
据刘怡然介绍,30日晚,她的小学同学陆婉清发微信约她到罗兰岗Honeymee冷饮店商量事情。因陆早前打过她,两人关系已变得生疏。为防意外,她 约好友卢胜华陪她开车前往。不一会又来了几名中国小留学生,其中包括翟芸瑶和张鑫磊,翟又打电话叫被告杨玉菡过来,他们在餐厅待了一个半小时。在此期间, 刘怡然被对方一伙人要求跪下长达20分钟,还让她用裤子擦地。
但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相反,这才是整个虐待、绑架案的前奏。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这场轰动中美两国的、几名留学生被告有可能面临终身监禁的惊天大案,竟然是因为男女之间的争风吃醋而引起的。
案中案:父母试图贿赂
这起留学生涉嫌绑架案还传出案外案,6名被告留学生当中的一名学生家长当天传出因涉嫌贿赂证人被抓,再次上演中国家长试图“花钱摆平”不成,反而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丑闻。
据悉,南加凌虐案发生后,有位涉案同学的父亲竟然不远万里飞来贿赂受害人,想私下以金钱摆平此事,但被警方逮捕,锒铛入狱,吃上官司。
校园暴力中美大不同
近年来中国校园犯罪越来越多,越来越低龄化,在陈实看来,中国在对待校园暴力犯罪方面的处罚,确实太轻了。这跟中国的法律制定有一定的关系。
清华大学法学博士、四川大学法学副教授陈实认为,相对而言,在校园暴力虐待案件中,美国对施害者的惩罚要重得多。这与两个国家的文化背景、关注的侧重点不一样有关。美国法律比较重视个人的安全、人身自由、隐私等个人价值方面的东西要多些,关注的层面也要比中国的要细致的多。
陈实说,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前段时间发生的“持枪照威胁教授事件”。陈实说,很多专家曾分析过,这个留学生可能更多的是一种开玩笑,类似的事情在中国,可能什么处罚都没有,但是在美国,这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所以,这就是两个国家法律的差别。制度保护的重点不一样。
在中国,根据《刑法》上,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此属于未成年,在量刑上应当减轻或从轻处罚;其次,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对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也因未满18周岁,在量刑时应当减轻或从轻处罚。这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对校园暴力的处罚力度。
这些残暴行为,发生在学生之间,对美国人而言,非常不可思议。但作为中国人,仅在去年,就发生了多起。根据媒体曾做过的一项统计,仅在去年3月至6月间,就发生了17起校园侮辱事件。
而17起严重侮辱事件中,半数是在教育机构内部解决掉。不是根本没有报警,就是闹到了公安机关后,行政拘留、回校教育等方式解决掉了。
美国法律如何定义青少年霸凌行为?
华裔律师邓洪曾在这起案件初审阶段受雇于被告,担任辩护律师。他解释说,美国法律对霸凌行为的最终认定是一个标准由高到低,不断细化的过程。以往美国人对霸凌的认定也是宽泛的,认为霸凌行为只限于暴力案件。但在随后法律施行过程中,联邦政府以及各地州政府逐渐降低了霸凌行为认定的标准。
一系列立法除将动手打人、吐口水、故意推搡、拍裸照等定性为霸凌外,还逐渐将精神上的贬低纳入霸凌。如言语辱骂他人,以及在公众场合故意因对方残障,种族,肤色,性别,性取向、宗教等而嘲笑他人,甚至口头威胁等也归入霸凌行为。其次,针对校园暴力现象,相关的法律也被多次修正,加强了刑事惩罚,特别是为打击群体犯罪,所有参与者都要“连坐”判重罪。
对于这起案件带来的影响和争议,邓洪表示,中国的相关部门必须从中国长远发展的高度去重视学校霸凌事件,并寻求立法解决途径。
围观者也要“连坐”
在这次事件中,“围观”的学生也被告上法庭,两名受害学生麦嘉怡和刘怡然已分别向12名涉案学生提出民事赔偿诉讼。
对于因“围观”霸凌而“连坐”的情况,邓洪表示,美国的法律不会因为你是从犯而降低量刑,相反,伙同参与霸凌的行为也会面临与主犯同样的重罪。因为在犯罪心理学中,当一个人时,胆子没有那么大;两个人,有人胆子就会大起来,因为有人壮胆;三个人就可能无法无天。
因此,联邦刑事法庭引入了“共谋杀人罪”“(即如果一起去犯案,一人杀人,但所有参与的人都要承担谋杀罪。)这一”共犯连带“的罪名不限于谋杀罪,所有参与霸凌事件的人都要承担最严重的罪行。正是这样的一条法律,在过去的十多年中让暴力犯罪减少。
低龄留学:只是看上去很美
这一案件吸引了许多中国人的关注。许多中国家长将孩子送来美国读高中,而家长仍在中国,该案令人们思考“小留学生”群体的问题。
在法庭上,杨雨涵律师读了一份声明,杨雨涵在声明中反对父母送未成年孩子来美国读书,“父母是出自好意,但他们应该醒醒了。孩子独身在几千英里之外而没有人管束,拥有太多的自由,这是造成灾难的原因。”
她的律师发言时,19岁的杨雨涵在镜头前一直用自己长长的直发遮挡面部。杨雨涵被判10年有期徒刑,罪名是绑架、攻击和导致严重人身伤害。
翟云瑶也告诉法官,独自在美国生活是造成她犯下罪行的原因之一,“太自由,又容易孤独和迷失。我不能告诉父母是怕他们担心。”
在最后的宣判听证之前,被告章鑫磊的父亲在法庭接受了采访。章父告诉记者自己从小在安徽长大,年轻时到深圳打工,后来自己做起了制造业的生意。他之前认为把孩子送到美国可以让下一代的起点更上一个台阶,于是通过中介在美国为孩子找好了寄宿家庭——一个墨西哥裔美国家庭,每个月费用约1500美元。
章鑫磊最开始是在一所教会高中就读,后来转学到牛津高中,而这所高中位于罗兰岗商业街背后,只有几间活动教室。该校的运动设施非常简陋:三个破旧的篮球架、一个排球网和一小片足球场,可每年的学费却高达1.3万美元。章鑫磊和其他一些国际学生一起上课,但他们大多数都来自中国。章鑫磊的父亲告诉记者,因为孩子的同学、朋友都是中国人,所以也没学几句英文。
章父说,自己当初决定送孩子出国时,也抱着让他锻炼独立的愿望,“男孩子吃点苦没关系”。
但美国学校对学生监管相对宽松、寄宿家庭与留学生缺乏交流等,都是章父之前没有完全料想到的情况。“总的来说,这么小的孩子单独送到国外读书是个大问题。”
章父说,他和妻子为这桩官司“已经倾家荡产”。章父提醒中国的家长,不要轻易把年幼的孩子送到国外读书,“如果他呆在我身边,一定不会变成现在这样。”
美媒评价:“降落伞儿童”人数激增
据美国《洛杉矶时报》,在为这3名青少年设立的调查庭上,一位法官说此案让他想起了威廉·高丁发表于1954年的寓言体小说《蝇王》。该小说讲述的是被困在荒岛上的几名男孩的故事。
据检察官办公室助理律师、主管该案的凯西·贾维斯说,由于这些青少年没有犯罪史,他的办公室同意撤销起诉中的折磨罪。犯下该罪的人将有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但有获得假释的可能性。
报道称,这些青少年只是在没有父母监管下到美国加州上高中的数以万计的中国年轻人中的一部分。近年来,在圣加布里埃尔谷安置下来的“降落伞儿童”人数激增,他们中的大部分都在阿卡迪亚、圣马力诺、罗兰高地、坦普尔城和沃尔纳特。
这些学生主要住在美国人家里,支付住宿费、饭费、交通费和代替父母管理费。对他们而言,在美国生活是学习新语言、文化以及逃避中国竞争激烈的高考的一个机会。
报道称,一些人在新环境中茁壮成长,接着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等名校录取。另外一些人则忙着约会、结交朋友,在没有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的持续影响下有行为失控的可能。
【来源】华西都市报、中新网、参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