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艺术家阎肃逝世,所创作西游记主题曲曾受鲁迅文章启发

南方+ 记者 周豫  2016-02-12 12:29

据中国空军官方微博消息,2016年2月12日3时07分,著名艺术家、空政文工团创作员阎肃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随后,阎肃的儿子阎宇通过微博证实了该消息,大批明星、网友转发微博,纷纷缅怀阎肃先生。

阎肃原名阎志扬,1930年5月9日出生于河北保定,著名文学家、剧作家、词作家。他曾担任歌剧《江姐》编剧,并为主题曲《红梅赞》作词,电视剧《西游记》里一曲《敢问路在何方》使他的名字走进了千家万户。另外,阎肃还曾创作过好几出颇有影响的京剧现代戏,比如京剧《红灯照》、《红色娘子军》、《红岩》、《年年有余》等,备受观众喜爱。阎肃留下的这些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精品,最好地诠释了世人对他的评价——一片丹心、一腔热血。

一腔热血

从艺65年作品激励几代人

猴年春晚成为生前“遗作”

与很多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一样,阎肃有着敬业、积极的工作态度,面对创作和工作,始终燃烧着自己的热情和能量。

阎肃1950年参加工作,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于同年6月入伍。历任西南军区文工团分队长、空军政治部歌剧团编导组组长、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创作员等职,曾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音乐文学学会荣誉主席。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曾荣获“文华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歌剧艺术“金葵花”终身荣誉奖、第十二届“中国戏剧奖终身成就奖”、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成就奖”等国家和军队重要奖励100余项。

从军从艺60多年来,阎肃除创作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红色经典,譬如大家熟知的《江姐》《党的女儿》《我爱祖国的蓝天》《敢问路在何方》《雾里看花》《长城长》《故乡是北京》等等。除此之外,他还参与策划了《祖国颂》《回归颂》《长征颂》《复兴之路》等100多场影响深远的重大文艺活动。上世纪60年代初创作的歌剧《江姐》,至今已被数百家文艺团体排演半个多世纪,演出1000多场次,感染和激励了几代人。近年来,阎肃长期担任的《星光大道》、《我要上春晚》、《国庆七天乐》等节目评委,受到观众喜爱。

就在几个月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文艺晚会《胜利与和平》终场结束时,阎肃腾地一下从椅子上站起来,忘情地与大家握手拥抱。他是晚会顾问、核心创作组成员。呕心沥血半年,终于完成了任务。对于一位耄耋老人来说,其中的艰辛,只有他自己知道。2015年9月,阎肃在完成这场晚会创演任务后曾一度突发脑梗,陷入深度昏迷。

从1990年开始,阎肃更多次参与春晚的筹备和创作工作,堪称春晚的“老江湖”。2015年羊年春晚,阎肃便参与了研讨,给出了众多意见和建议。赵忠祥在微博中写道,“多年来我主持的节目中的许多重要串词出自他的手笔,得过他的热情指点,也蒙他鼓励学唱过《说唱脸谱》……”

事实上,他还担任了今年猴年春晚的艺术顾问一职,据其儿子阎宇回忆,在昏迷之前,阎肃还时常惦念:“我一直还没有找着今年春晚的魂应该是什么,还得捉摸捉摸。”央视春晚总导演吕逸涛谈到阎肃曾表示,从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他参与策划了20多届春晚,春晚的成功从来都离不开他的金点子。没想到,2016年猴年春晚成为阎肃生前最后一个作品。

一片丹心

爱学“新事物”被誉“通才”

平日自称“80后”从不耍大牌

近些年来,阎肃时常出现在《星光大道》《我要上春晚》等综艺电视节目上,是人们眼里的“大忙人”。很多人不理解,老爷子一把年纪了,为啥还这么拼?每年的清华大学校园合唱比赛,阎肃都会现身点评。有人劝他,不过是一个学校的大合唱,何必凡请必到?阎肃说:“这可是一些有家国之思的青年。未来,担当民族脊梁重任的还是他们,我有这个义务和责任来给他们加油鼓劲!”也因此,清华学子把阎肃视为心目中的“不老男神”。

阎肃的家中有整整一面墙的书架,易卜生的戏剧、“李杜”诗选、托尔斯泰小说等等,种类纷繁,他曾说,“我这人,杂食,吃嘛都香”。除了对文学的热爱,阎肃还很爱看戏,年轻时经常借休息日去戏园,且胃口同样很“杂”,京剧、昆曲、川剧、清音、越剧、单双簧、评弹、梆子等景点绝活和精彩唱段,他都十分熟悉。

多年来保持学习的热情和习惯,让阎肃逐渐从作家、音乐家、词作家、剧作家,跨界到策划、撰稿、作词方面,甚至对舞蹈、曲艺、戏曲都很精通,更被誉为“通才”。他本人更是紧跟时代、关注和学习新事物。阎老的夫人曾对媒体记者透露,除了读书,老阎最大的爱好就是高科技了,他喜欢亲近一切新事物,例如对上网、3G手机等都很有热情,甚至常和小孩子一起打游戏。他还很喜欢李宇春,是个标准的“老玉米”。

阎肃常常笑称自己是“80后”,从他嘴里蹦出“偷菜”、“雷人”这类新鲜词语一点不意外。在不少当代青少年眼中,他是个“时髦”的老人,这从荧幕上可以明显得感觉到。荧幕前,这位憨态可掬的老人风趣而又睿智,精准独到的点评衬着60余年的文艺功底,甚至连最新的流行语也出自这位八旬老人之口。

2008年底,中央1套要播一部电视剧,请空政文工团创作室的舒楠负责配乐和主题歌,又邀请阎肃填词。导演既要流行又要有地方特色,舒楠压力很大,几近崩溃。这时阎肃就对他说:“你为什么不把它写成周杰伦式的说唱音乐?”按照这个建议,舒楠就在整个音乐中加了16个小节的Rap,出来效果非常好。阎肃曾说,“我们可以不喜欢他的《双截棍》,但没理由不喜欢《菊花台》《青花瓷》《千里之外》嘛。”。

在同时,朋友眼中,他也是一个“诙谐风趣的老大爷”、一个名副其实的“老顽童”。二炮政治部文工团副团长、著名词作家屈塬曾多次与阎肃一起参加活动,他回忆了阎肃日常生活中的诸多细节:面对猪肉白菜馅饺子时满脸的陶醉感、吃火烧时用手小心接着掉下的芝麻粒、剩下的包子饺子打包下顿再吃、抽了半根烟掐灭下次接着抽……“他熟悉所有的曲牌、词牌,却不了解奢华的品牌,没有见他穿过、用过一件名牌。脱下戎装,一身布衣,就是一个诙谐风趣的老大爷。”屈塬说。

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李谷一也回忆说,日常生活中阎肃从不耍大牌、也不摆老艺术家架子,“他平易近人,和大家一起吃盒饭,一起在后台候场,没有任何的特殊化待遇和享受,维护了一个部队军人的高尚品德和形象,值得我们和年轻一代的艺人们好好学习。”李谷一说。


□链接:

幕后故事:

《敢问路在何方》

曾从鲁迅《故乡》中获得灵感

阎肃曾上央视节目《开讲啦》,揭秘《西游记》幕后故事。据悉,86版《西游记》歌词多数都是阎肃写的,片尾曲《敢问路在何方》带着一往无前的豪气,也体现了作者的国学功底,既大气又耐听。

阎肃一开始写得很顺利,因为他很小时候就看《西游记》,因此“很有感觉”。他很快就写出前几句:“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可是再往下就写不动了,一下就卡住了。阎肃为此苦苦求索:“取了经回来,唐僧、孙猴、猪八戒封了神就结束了,好象人生并没有结束,他走的路也没有结束。我发愁了,写歌你总得写出点意思来,没招,很痛苦,两个礼拜我一筹莫展,就在屋子里来回溜达。”

有一天,儿子瞧见父亲的苦恼样,说,“您瞧您来回走把地毯都踩出一道印来了”,阎肃一下就想起鲁迅先生的《故乡》里的最后的一句话,“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一下子就豁然开朗,灵光乍现。阎肃后来回忆说,“这是有道理的,走哪算一站,你走就是了,你的生命价值在那无限延续的,走的人多了就变成了路,就想到了‘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诗有诗的眼,词有词的魂,魂被我逮着了,我觉得这个词它就有生命了。电视剧出来,家家户户都在看,这歌一下就火了。”

这首《敢问路在何方》一开始由女高音歌唱家张暴默唱,后来有人给人提意见,说猴是一个雄性,后来就蒋大为唱。一直到现在,《敢问路在何方》在大众中间的点唱率依然很高。


网友悼念:

愿天堂里也有您爽朗的笑声

网友在得知阎肃去世的消息后纷纷留言,短短两个小时,已经有几万多名网友在微博上为这位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送行。

愚人笑哈哈:阎老是给人们带来正能量的艺术家,他走过的,是有价值的一生。

易时光的cool千千with红海:这是一种对生命的慰藉,闫肃老师是一个黄金时代的印记,祝伟大的人可爱的人一路走好。

严峻-:余音绕梁,音容宛在。生命有限,艺术长存。阎老的作品陪伴着几代人的成长,已经成为中国人共同的记忆。老人家一路走好!

一棵閞花的樹:一直很喜爱闫老,德艺双馨,兢兢业业,还风趣幽默,他让我见识到艺术家还可以这样平易近人,可爱可亲。望闫老一路走好。


编辑 黎诚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