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个论|张田勘:勿因“猴宝宝”文化影响,落入迷信的陷阱

南方都市报 记者 张田勘  2016-02-11 11:23

文|张田勘(作者系北京媒体人)

由于人们喜爱猴的聪明伶俐、机智活泼,都希望能在猴年生一个属猴的小宝宝,因此很多家庭忙着抢生“猴宝宝”,这也许会在今年出现一个小小的婴儿潮。(2月8日解放网)

一些中国人相信有什么动物属相就有什么动物的特点,因此才决定中国人的婴儿潮具有文化的特点。这也是文化的原因影响到婴儿潮,但是,也因此可能落入迷信的陷阱。

把人的出生年与动物联系起来是中国文化的发明,即天干地支纪年,所以,“猴宝宝”这样的婴儿潮应当首先是与文化有关。比较起来,没有所谓属相文化的民族和国家,就不会有这类文化对婴儿潮的影响,而是有其他原因,主要是社会、经济和自然等因素导致婴儿潮。

例如,美国典型的婴儿潮是从1946年开始,在1946-1964年,美国共有7590多万婴儿出生,约占美国目前总人口的1/3,成为当今美国社会的中坚力量。原因在于,1945年二战结束,大批军人返回美国,能过上正常的夫妻和家庭生活,制造婴儿也就顺理成章。另外,就在春节前的1月24日,百年一遇的暴风雪“乔纳斯”袭击美国东部地区,多处地区停电,人们不能外出,美国估计到今年10月又会有一个婴儿潮,因为持续几天的暴风雪让美国人躲在家里造人。

中国的“猴宝宝”婴儿潮显然是文化的原因,也就是一种干支纪年文化。考古学表明,夏代已有十天干纪日法,商代在夏代天干纪日的基础上,进一步使用干支纪法,从而把十天干和十二地支配合在一起形成六十循环的纪日法,然后发展成计年、计月、计日和计时。

为了把比较抽象和复杂的天干地支的计年计时表示得更为具象,让民众易于理解和计算,古人又设计了把12种动物与十二地支互相搭配,把每一个地支贴上了比较明显的标签,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所以今年丙申年就简称为“猴年”。

相应地,古人也把每天的24小时与十二地支对应,分为12个时辰。

显然,这种划分也与动物特点沾上边,而且这种沾边也非凭空捏造,而是有动物生活习性和特点的根据。例如,子时属鼠,即子鼠,是深夜的23-1时,原因是这个时候老鼠趁夜深人静,出来频繁活动。然而,这种与动物特性沾边的时间划分(计时)并无排他性或唯一性,已经显得有些牵强附会,因为很多动物都有夜间活动的特点,例如,一些夜行性蛇,如金环蛇、银环蛇、烙铁头等都在夜间活动,因此把巳时(9-11时)归属为蛇不太符合夜行蛇的特点,当然符合一些白昼活动的蛇的特点,如眼镜蛇。当然,古人的解释是上午9-11时蛇隐蔽在草丛中。

因此,把动物与计(纪)年、计月、计日和计时等结合起来,只是一种方式,与动物特点没有必然联系,更称不上准确反映动物特征。而且,王充的《论衡》把动物与十二地支结合起来还采用了事物的特点,既复杂又只有结论而无论证,如“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

干支纪年当然是一种文化,但反映了纪年的复杂和采用动物、事物特征的牵强附会,所以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一致通过决议,中国采用公元纪年。在帝王纪年、公元纪年、岁星纪年和干支纪年等纪年方式中,选择公元纪年显然说明了今人的科学眼光。

但是,干支纪年作为一种农耕文化也被保存了下来,只是在今天,它的某些牵强附会的东西成为了迷信的根据,如认为属猴的就聪明,所以一些人要赶在猴年扎堆生孩子,无疑可能造成小小的婴儿潮。但是,这种生孩子的理由显然并无科学根据,生肖与人的命运并没有必然联系,属羊的未必就没有属猴的聪明。所以,生孩子也应当顺其自然,即夫妻自己根据年龄、经济状况和工作情况等选择生育,而非根据属相来生育。


编辑 陈海燕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