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年俗:新洲抢花炮为什么和北帝庙分不开?

南方+  2016-02-10 11:48

新洲抢花炮活动一般每年举办一次,皆由民间自行组织举办,此风俗已延续数百年,它是融宗教性、娱乐性、世俗性、群众性于一体的综合性民间文化活动。


新洲抢花炮活动地点主要位于清新区禾云镇新洲北帝祖庙。清光绪六年《清远县志》(卷二•舆地•风俗篇)和民国《清远县志》 (卷四•风俗篇)对民间抢花炮均有记载: “二月初二土地诞放花炮,执炮首者明年届期还之”。


抢花炮活动并非都是二月初二进行,也有在农历三月初三北帝诞举办的。新洲抢花炮就是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由各村组织联办的活动。

据介绍,抢花炮活动在每年举办之前,民间自发组织的活动理事会通过投标产生五个主事人,由这五个主事人主持活动,一般举办两天,第一天为“烧丁炮”。


传统的“烧丁炮”是添男丁的人家前往烧炮,以示庆贺添丁,如今则是不管生男生女,或家有喜事,均前往烧上一个“烧丁炮”。

第二天则是“抢炮”。炮会上烧的“炮”制作一般为竹笼形状,外层裹以禾草,再粘贴三色纸,绘上“过五关,斩六将”的图案,以寓意抢花炮的争夺激烈。

随着炮声一响,人们蜂拥而上,争夺“炮首”。凡抢到“炮首”者,以示吉利,活动理事会予以奖励。待来年,执“炮首”者再将“炮首”还之炮会。如此往复。


抢花炮跟北帝庙分不开,北帝庙又是何时开始盛行的呢?供奉哪座神灵,又有多少传说故事与北帝庙有关?

据清代《清远县志》记载:滨江沿岸上溯建有众多庙宇,其中北帝庙就有回澜北帝庙(已毁)、沙河北帝庙、新洲北帝庙、浸潭北帝庙等。

滨江沿岸之所以建立那么多北帝庙,因古时滨江沿岸大部分都是崇山峻岭,交通工具以舟楫为主,百姓多以捕鱼为生,不论日常生活或劳作均离不开与水打交道,若稍有水患,会对百姓生活构成极大的危害。因此,当地百姓便建立了众多北帝庙来专祀北方水神玄武大帝,而新洲北帝庙就是其中之一。


新洲北帝庙坐落在清新区禾云镇清新村委会,倚山面河,清澈的河水由东向西、从北帝庙前缓缓流过,然后静静注入滨江,汇入北江和珠江,最后融入大海。

从前,每逢北帝神诞日,四面八方的香客络绎不绝地通过陆路或水路抵达新洲北帝庙,开展一年一度的虔诚参拜。


新洲抢花炮活动体现了当地民众追求和谐生活的理念。原本一个民间竞技活动,却为了大家和和气气,既能够满足民间信仰的理念,又能够使村子之间的民众能和谐相处、团结为善,把抢花炮的活动演变为抽签观赏花炮的游艺活动。

同时,也体现了当地民众对北帝的民间信仰价值。抽签所获得彩共名次的村庄在次年制作的“炮架”物品,经当年北帝诞“开光”后,这些物品便有了吉利的含义,人们对物品“竞投”的价目比这些物品原本的价目要高出数倍。但这些收入并不是个人所得,而是继续用于经办次年的“抢花炮”活动。

(来源:清远发布微信号)


编辑 谢嘉玮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