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日报 2016-02-10 09:41
喝早茶、吃挂面、享盆菜、包饺子……猴年春节,来自河南的文基成一家既吃到了久违的家乡美食,也品尝到了佛山美味佳肴,这个混搭着两地风俗的春节过得别有滋味。昨日,目前在三水的一家夹芯板厂工作的文基成说,这是他从河南老家来到佛山打拼的第16个年头,今年特意没有回老家过年,就是想留在佛山感受第二故乡的浓浓年味,过一个地地道道的佛山年。
家乡美食搭配佛山味道
炸糍粑、煮挂面、包饺子……昨日下午3时许,当佛山日报记者来到文基成位于南海桂城海景花园的家时,他们一家人正忙活着家乡春节必吃的风味美食。“来,进来坐坐,尝尝我们老家过年一定要吃的糍粑!”41岁的文基成热情地对记者说道。
“老家太冷了,还是佛山过年暖和!”进门后文基成的妻子薛红娟搓着手打趣地说。春节里虽然少了家乡熟悉的鞭炮味和吆喝声,但体验到佛山自然风光、风土人情、民间习俗等,让文基成一家感觉十分新鲜,她说:“前两天,我们一家人还逛了千灯湖的花市,买了两盆年桔,虽然和老家过年感觉完全不同,但是佛山的年味特别让人舒服!”
除了老家的美食,春节里品尝的佛山味道也让一家人印象深刻。“今年过年爸妈带我和弟弟去吃了盆菜,盆菜好好吃吖。”文基成8岁的女儿守岑甜甜地说。除夕当天,文基成带着老婆孩子来到提前定好的酒店吃了一顿地道的佛山团年饭。“听说我要留在佛山过年,不少本地朋友建议过年一定要吃盆菜,因为这象征着合家团圆,满堂吉庆。”文基成说,为此他专门早早就预定了一家可以做盆菜的酒店。
“在老家的话,过年吃喝的东西,我们都得自己亲手做。”谈到两地节日美食的区别,文基成说:“光说这过年吃的糍粑,在老家就得有二三十人一起做才行,煮、捣、压、泡这每一个环节都得七八个人帮忙,左邻右舍十分热闹。”文基成表示,今年在佛山虽然没有办法像老家那样做糍粑,但从超市里买回的糍粑炸熟后,那香甜软糯的味道依然让他感受到家乡的味道。
风俗虽有别情意一样浓
新春佳节拜年串门走亲戚是全国各地都免不了的风俗习惯。但同事拜年,两地却有着不同的讲究,这让文基成感觉很新鲜。
“佛山人年初一都不出去拜年,只有从初二开始才陆续拜年探亲,于是我们也决定入乡随俗,今儿早上才去拜访佛山的朋友。”文基成告诉记者,在河南老家的传统拜年民俗中,拜年顺序是从近到远,有着严格的流程。“年初一,去左邻右舍家,从年初二开始陆续拜访舅舅、岳父岳母、兄弟姐妹等,顺序非常的严格,不能出错。”
而要说两地过年文化中最大的不同,则非派红包莫属了。文基成介绍,在老家过年给压岁钱非常讲究,只有第一次见面的亲戚孩子才会给压岁 钱,一 般 给200~500元不等,但是只给一次。“在佛山,朋友之间发红包就十分随意,5元10元也能代表新年里的好意头,如果包了上百元的红包,朋友还会退回来,这和老家很不一样。”文基成笑呵呵地说。
在佛山过年,电话、短信、微信等多种多样的拜年方式更加多样,娱乐活动也更加丰富。不管是和老乡还是佛山本地朋友,大家的聚会方式都从简单的走亲访友变成相约唱歌或看电影。文基成说,在佛山10多年,这个城市的包容和友好让他感受颇深,今年虽然身处异乡过年,但丝毫没有感觉到自己是个外地人,春节传达浓浓的人情味还是依旧,吉祥如意的祝愿和心意也一如既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