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日报 2016-02-09 18:31
年轻人热衷于“照片红包”、“五福红包”等新玩法的同时,中老年朋友迷上微信“抢红包”,越来越多老年人开始网购年货、网上拜年……“新年俗”频现折射着社会变迁。
不少老人加入抢红包大军
从除夕夜到大年初一凌晨,年近七旬的林大爷一直抱着手机“抢红包”、“发红包”。他笑呵呵地告诉记者,去年春节他还埋怨儿女只顾着玩手机 “抢红包”,忽略了与家人的沟通,没想到今年自己和老伴也成为“抢红包”一族。
记者调查发现,今年“抢红包”大军中多了不少中老年人的身影。“我给父母买了智能手机,帮他们申请微信号,手把手地教他们微信聊天、‘抢红包’。今年他们‘抢红包’的劲头比我还大。”市民廖先生表示。
记者了解到,今年的“支付宝红包”成了很多年轻人的“新宠”。作为央视猴年春晚的独家合作互动平台,支付宝推出了一系列活动,不仅有配合央视春晚的“咻一咻红包”,还有“五福红包”等新玩法。
60余岁老人热衷视频拜年
“抢红包”折射的是社会习俗的变迁。
今年春节,一篇帖子在微信朋友圈里广为流行:“谨记过年一定要注意的礼节:进餐时,晚辈不能先动筷,要等长辈拍完照片后才能夹菜;晒年夜饭的时候,让长辈先发朋友圈,长辈发完晚辈要及时点赞……”
市民马女士告诉记者,吃年夜饭的时候,大家刚准备动筷子,70多岁的老母亲赶紧叫停,拿出新买的手机咔嚓咔嚓一顿拍,然后喜滋滋地发到朋友圈,还非得让大家点赞,不点赞不准开吃。
“老舅舅来我家串门,一进门就先问我WiFi密码,连接上WiFi后他就乐呵呵地跟朋友语音聊天、视频拜年去了。要知道,老舅舅60多岁了,是家里出了名的‘老古董’。以前我发短信给亲友拜年,他都嫌我不懂规矩,没想到现在他那么新潮。”网友“丢丢妈”在朋友圈里跟大家分享了这一趣事。
市民胡先生告诉记者,他60多岁的母亲迷上了网购。“以前,老人家总认为要去商场、市场采购年货才有年味,现在体验了网购的乐趣,观念也转变了。”胡先生说。
民俗专家指出,随着信息网络逐渐发达,越来越多带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新年俗”正逐渐成形。多年后,这些“新年俗”甚至可能成为“传统年俗”。
【来源】惠州日报
【记者】潘高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