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海燕、杨小妍
2016-02-08 08:21
大年初一到!南方+祝大家新春快乐。
今天广东省晴天,部分市县早晨有轻雾。最低气温:粤北零下1℃~3℃(高海拔山区零下4℃~零下2℃,有冰冻),珠江三角洲的中北部、粤东和粤西的北部市县4℃~6℃,南部市县7℃~9℃;粤北市县有霜冻或冰冻,珠江三角洲的部分市县有霜冻。
好天气,阳光在,适宜出门拜年呢~
大年初一即春节,春节俗称过年。
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岁旦、岁首、岁朝、新正、首祚、三元或年、过年,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
正月初一,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千多年的历史,它是由虞舜兴起的。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算是正月初一。
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成立,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
贺卡
在古代,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这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贺年卡用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但随着互联网时代到来,贺年卡已经很少见。
拜年
拜年,又称为“拜正”。初一一早,人们起床穿好新衣后,第一件事是自家对拜,往往是后辈先祝福长辈,然后长辈再给后辈晓以期望。早饭后,就各自向自己的亲朋好友拜年。广东俗谚说:“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说的是拜年越早越见其诚意。故此,有的人起床后就开始拜年。
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
压岁钱
压岁钱是习俗中重要的一项,长辈要分钱给后辈,能挣钱的后辈也要送钱给长辈。这些钱不能直愣愣地送,而要很讲究地装在一个利市包中,或者用一块红纸包看。这俗称为“压肚腰”,意谓一年从头到尾,腰包里都会满满实实、富富裕裕。特别有趣的是,小孩临睡前,父母必将一张大面值钞票放在小孩肚兜中,睡醒后即将钞票取回。
年初一的菜谱,大部分都是有寓意的,团圆饭一桌子边聊边吃,吃起来非常香,而且其乐融融,最常见的有鸡鸭鱼肉,当然各地习俗都不同,但每道菜谱都有它的寓意哦!
吃素
古人有言,“一日持斋,天下杀生无我分”,“大年初一吃素”或许也与此有关。新年第一天吃素,为新年第一天增添喜庆与祥和,预兆着一年的平安如意。广东人尤其注重初一吃素,当中又以客家人最为尊崇。据客家食客回忆,儿时每逢初一,一日三餐都要吃素,锅里、碗里半点油星都不得残留,连吃一包方便面都算是破戒。老一辈广东人坚信:年初一吃素,可带来整年的素净、平安。
蒸年糕
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年糕也叫“大笼糕”,因盛糕的器皿可以用很大的开口的竹笼而得名。
萝卜糕
萝卜广州方言称“菜头”,取“菜”与“财”的谐音,过年食萝卜糕,是寓意招财进宝。
马蹄糕
用荸荠作塬料,粤方言称“荸荠作”马蹄“,过年食马蹄糕,可以清热、消滞,其调节胃口的作用已为实践所证明,而且还有”马不停蹄“、自强不息的寓意。
每个广东人心中都有关于正月初一的独特记忆,因为每个地方的除夕风俗都是那么丰富多彩。
在广东,逢春节必定要舞龙舞狮,放鞭炮,耍大头佛,南狮与龙历来就充满吉祥喜庆的韵味,是南方最著名的年俗文化。春节舞狮不但寓意驱走各种害兽以及邪魔外道,保四方平安发达,而且给人们带来吉祥如意,财源滚滚。
广东传统的舞狮讲究技巧和武术功底,一般由2人或3人组成。其中一人舞狮头,一人舞狮尾,另一人舞大头佛,手执大蒲扇作引导,后面则有锣鼓队配合,狮子的动作随着鼓点的快、慢、轻、重节春舞出千姿百态。舞南狮的主题是采青,采青是整个套路表演的中心思想和高潮。“青”指的是“生菜”,广东话“生菜”与“生财”同音,取其吉祥如意。
马灯舞所唱的曲调是独有的“马灯调”,曲调类似四季歌,优美动人,从一月唱到十二月,所唱的内容是反映各个月份的农事活动,祈求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演出时,按舞台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各表演一次。打马灯有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当角色,运用彩车、纸马、花灯、幌、花扇等道具及民间传统锣鼓、乐器、海螺角、鲤鱼灯、龙虾灯等配合演出。演出时,首先锣鼓手按策马的锣鼓板把锣鼓敲打起来,一串鞭炮过后,头扎白头巾的“骑士”策马登场。
在潮汕,拜年的人,无论带了多少礼物,其中大桔(潮州柑)是不可少的。大桔取其谐音“大吉”,带多带少都没有关系,但是不能是奇数。拜年者进了亲友的门,应该看不同对象说不同的祝语。对老人说“新春如意”“寿比南山”,老人会咧开没牙的嘴笑;对有工作的人则说“工作顺利”、“新年进步”,听的人会觉得十分顺耳;如果是做生意的人,最中听的莫过于“新年大赚”、“发财利市”了;如果是正在读书的小孩,他们最希望的莫过于新年学习进步、成绩突出。送他们这种祝语,他们会对你十分友善。落座后,主人会殷勤沏上闻名遐迩的潮汕工夫茶待客。临走,主人便会从来者的礼物中留下两个大桔,然后取出自家大桔交换,意在互赠吉祥。有好诣诙谐者新正出门给人拜年,往往只在裤兜里装上两个大桔,一一拜年后,裤兜里依然是装着两个大桔不变。因此,民间有善诣者称年初的拜年礼俗为“换柑运动”。
茂名初一喜欢吃甜。茂名的煮汤籺形似北方放大的饺子,因“饺”与“交”谐音,取其团聚之意。另一方面,煮汤籺形似元宝,所以过年吃煮汤籺,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一家大小团团圆圆做煮汤籺,话新春,其乐无穷。吃完煮汤籺还要做很多寿桃籺,一是用于摆年,拜祭先人,二是作为回礼馈赠给来拜年的亲朋戚友。待把一筛筛的寿桃籺蒸好,也就可以开始准备丰盛的晚餐团圆饭了。
关于大年初一的禁忌,我们来看看网友们怎么说:
@你是我的眼中宝:年初一过年禁忌:大年初一早上忌洗澡、洗头、洗衣物,才不会将财富与财运洗掉。忌叫他人姓名催人起床,这样会让对方整年都被人催促做事。早上忌吃稀饭、荤食、药。不煮新饭,要吃除夕留下的过年饭。寓意去年的东西吃不完,到今年还有剩余。忌睡午觉,大年初一睡午觉会影响事业运。
@阿溱家珍:年初一禁忌扫地,以免把钱财扫走;年初一不洗碗,因为洗碗时碗筷会互相碰撞发出响声,预示家庭一年内不和睦、有冲突、有争吵。初一忌向邻居借火种,认为火意味着红火,家庭红火即财气旺。初一向人家借火种意为把别人家的火种借走,会伤别人家的财气。正月不到别人家借钱、借物。
@食尚李林骏:大年初一忌叫他人姓名催人起床,这样会让对方整年都被人催促做事;年初一忌杀生,不煮新饭,要吃除夕留下的过年饭,寓意去年东西吃不完,到今年还有剩余。
【来源】“谈天说粤”为南方+原创栏目,请勿抄袭,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文字】陈海燕
【图片】杨小妍、陈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