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来第一次没回家过年,这位窘迫异乡人说“广州很暖”

南方都市报 记者 李双  2016-02-07 10:26

来自河北邯郸的呼延子明在厂里值班,50年来头一次在异乡过年。南都记者李双摄

河北邯郸的呼延子明,50年来还从未在外过过年。为谋生计,去年第一次尝试在外打工,却遭遇失败。山穷水尽之时,身上仅有5元钱,幸而在网上找到广州南浦一家混凝土公司的招聘信息,受到老板多方照顾。

今年呼延子明要一人在两千公里外的广州过年,虽然习俗、气候都不同,但他却说,“广州很暖。”

苏州打工不成

呼延子明,今年50岁,去年前从未出过家乡河北邯郸半步。妻子比他小两岁,育有一女,女儿已经成家。呼延子明和妻子一直靠着每月700多元的低保金过活,身体好的时候,他在工地做些体力活,开叉车。

年近半百,呼延子明觉着体力一日不如一日,为了攒些养老钱,他去年让女儿帮忙上网找工作。苏州一个电子设备厂标称月薪5000元左右,冲着诱人的工资,呼延子明决定去试试。

去年12月20日,从家中积蓄拿了680元———这差不多是一个月的生活费,呼延子明迈出了离家的第一步。他花160多元买了一张往苏州的硬座火车票,10多个小时后,在苏州火车站,穿着工服、戴着胸牌的电子设备厂员工接应到他。

到了宿舍,呼延子明和一众刚到的应聘者交了400元押金,收到3天后体检的通知。此时,兜里只剩下不到100元,呼延子明一天都不想等。然而3天后体检完,他被通知因为年龄大,不能安排工作。眼看生活费见底,呼延子明连厂房都没看到,就被打发走了。

像他一样,被各种理由劝走的工人有十几个。

广州老板接济

身边的人帮他上网找下一份工作,呼延子明就在附近餐馆打零工,工钱50元1天,挣个路费。

广州番禺南浦一家混凝土公司的招聘信息吸引了呼延子明的注意。虽然对广州了解得很少,也从没来过广州,但眼看就要过年了,几近身无分文,山穷水尽的呼延子明没有更多选择,“再不行就只能流浪了”。

呼延子明试着联系这家公司,公司的回复让他吃了一颗定心丸。“第一次失败了肯定会担心。但是这次我都还没去厂里,厂长在电话里确认了身份,就给我安排工作、住宿”,呼延子明觉得这家公司很可靠,也不再半信半疑。前后联系了两次,工作就敲定了,呼延子明攒够了路费,就往火车站去了。

又坐了一趟火车,这时呼延子明已经离家近2000公里。2015年12月30日早上6点,他到了陌生的广州火车站。按照厂长给的详细坐车指引,两小时后,顺利到了公司门前的公交车站。这时他全身上下只有5元钱。

公司的黄厂长亲自安排呼延子明的工作,每天负责清扫混凝土厂里的楼梯和房间,吃住全包,每月工资3200元。当天下午,呼延子明就开始工作了。

呼延子明奔波近半个月,身上的衣服都脏乱不堪。黄厂长和他身材相似,就把自己的旧衣服整理出五六件送给了呼延子明。

除了送衣服,黄厂长对呼延子明十分照顾,知道他情况窘迫,私下三番四次借钱给他。呼延子明刚落脚,黄厂长就借给他200元。但一转身,去大石找老乡的路上,呼延子明的钱包就被割了,200元被偷。虽然工厂包吃包住,但是刚到南方的呼延子明吃不惯米饭,又借了钱,就是为了出去吃碗面。

呼延子明每天工作8小时,扫扫地、冲冲水,“比以前干的重活轻松多了”。黄厂长照顾50岁的他,也经常吩咐年轻的工人帮他分担下工作,“岁数大了,重活别让他干了”。

异乡的年夜饭

在广州工作了一个多月,呼延子明过年也不打算回家了,就在厂里值班。这是他第一次在外头过年,况且是在风俗习惯迥异的南方。

呼延子明对留守在老家的妻子说,今年不回家过年了。“为啥不回来?”“没挣到钱,回家的路费都没有。”这意味着,今年夫妻俩分隔2000公里,各自过年。临近过年,黄厂长又借了1000元给呼延子明,让他寄回家里。厂里待遇也不错,每人发了一个大礼包,有饼干、糖果等,还有300元奖金。

每年的年夜饭,呼延子明和妻子都会吃饺子。而今年,呼延子明说也会吃饺子,只不过是在广州的厂里,和9位值班的工友一起吃———厂里特意安排了年夜饭、看春晚。

虽然不能在家过年,但呼延子明脸上的皱纹间藏不住幸福的笑意。“本以为要流浪在苏州街头,想不到到了广州,还有那么好的老板”,呼延子明在羊年年尾,柳暗花明又一村。

呼延子明非常感激在绝处遇到黄厂长,“像这样的厂长很少了”。但黄厂长并不觉得自己帮了多大忙,“这不算什么”。

2016年春节,50岁的呼延子明没有身在北方的寒冬里,而是在南方体会到了浓浓的“暖意”,“只要身体没事就打算在这干”。

编辑 陈海燕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