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黄怡
2016-02-04 11:27
今年珠海市两会结束后,市长江凌召开媒体见面会,就十三五规划、珠西战略、珠澳合作、创新发展等问题与记者深入交流,长达一个半小时。他“空手而来”,没有准备任何材料,随机提问作答,态度坦诚开放。有记者评价:干货十足,意犹未尽。
这位履任刚满1年的市长,已对珠海市情如数家珍。但就在这场见面会后不久,1月28日,省委组织部发出任前公示,江凌拟任韶关市委书记,回到粤北主政一方。据悉,2月4日,江凌已走马上任韶关市委书记。
成长于东莞,曾被“破格提拔”
江凌1964年出生于广东紫金山区,1984年毕业于惠阳师专(惠州学院前身)中文系,工作后大部分时间是在东莞度过的。学生时期他就在各级报刊上发表多篇文章,并担任校报主编。大学毕业后,江凌被学校推荐为选调生,由广东省委组织部安排到东莞县石龙镇锻炼,4个月后调到东莞县委办公室。
在东莞27年从政生涯中,“破格提拔”成为江凌的关键词。
1987年,23岁的江凌被破格提拔为东莞市委调研室副主任。1991年,又被提拔为东莞市委副秘书长。一年后,28岁的江凌任寮步镇镇长,两年后任寮步镇委书记。在其主政期间,寮步镇一跃成为东莞外贸出口五强之一。
2000年至2011年,江凌先后出任东莞市委秘书长后、市外经贸局局长、市委宣传部部长,市委常委、副市长。因为宣传部长的经历,又分管多项对外事务,江凌渐成东莞出镜率较高的官员。
台湾《远见》杂志曾报道说,在江凌成为一名官员之前,他“原本一心想当个导演”。
欢迎媒体监督,敢于承担责任
2011年9月,江凌离开东莞,赴任清远市委副书记、市长。为人谦和,对媒体的尊重、包容和开放,是东莞和清远的媒体人对江凌印象之一。媒体称之为“玉面书生”。
在清远市政府常务会议上,江凌曾阐述:“媒体不一定要给政府讲好话,新闻批评是改进工作作风的很重要的手段,特别是当前各种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一定要发挥媒体的作用。”
2013年6月,《清远日报》改版后力推一个监督栏目———《党报热线》,每天一期,高密度的舆论监督报道推出后,有些干部认为这是给清远抹黑。江凌得知后批示,要求政府各部门自觉接受舆论和公众的监督,提高政府服务和执法水平。
在江凌的推动下,市政府最重要的两个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市规委会会议,全程向媒体开放,这样的开放姿态,甚至在珠三角很多发达城市至今都还没有能做到。
作为市长,江凌还敢于在公开场合“认错”,承担责任。
在离任清远的干部大会上,江凌说,“由于我对工作要求高,也比较急,加上个人修养不足,批评同事往往不注意方式,肯定委屈甚至伤害了一些同事,在这里,我一并向同志们表示深深的歉意。”
在珠海时,有轨电车一号线首期工程未按时通车,江凌在人代会上主动认领了政府的责任,这个举动反而赢得了市民的点赞,珠海人对市长留下敢于担当的好印象。
完善清远营商环境,要求“先行一步”
“在东莞工作,舞台不是特别大,但是道具很多,所以容易演一出好戏;在清远工作,舞台挺大,但是手中的道具太少,所以演起来,要演一出好戏,确确实实要困难很多。”2014年3月,在一次媒体采访中,江凌这样说。
在清远的三年间,江凌一直在致力于打造清远良好的营商环境。
江凌曾在全市经贸工作会议上痛批清远营商环境。“一个企业奠基,围墙要交给当地所谓的‘头面人物’来做,你不给他做,这个企业就没办法投产。这样的潜规则不打破、不解决它,我们的营商环境会好吗?”
他也推动清远改革,要求借鉴东莞经验,实行项目投资建设“直接落地”,从根本上解决项目落地难问题。“很多改革措施我们都是跟在珠三角一些城市后面,为什么我们不敢先走一步,为什么老跟在人家后面走?”
2013年,江凌在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出,清远要“努力打造环珠三角地区最优营商环境”。近3年时间里,清远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了多项改革。比如,清远成为粤东西北商事改革的惟一试点城市。
力推“零基预算”改革,堵住突击花钱
“零基预算”指不考虑过去的预算项目和收支水平,以零为基点编制的预算。是财政改革的方向。一切预算收支都建立在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和可能来编制预算。在清远、珠海,江凌都力推“零基预算”改革,压缩财政开支,堵住年底突击花钱的漏洞。
2013年,江凌在接受采访时说,清远本身公共财政的量不是特别大,属于“吃饭略有余”的财政,建设能力不足,财政的统筹能力相对比较弱。如果不实行零基预算,过去的这些财政安排,特别是各种专项固化下来的话,很难统筹新的财力去支持建设。
通过零基预算改革,当年清远总共统筹了6亿多元资金来支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建设,占比超过了市本级财政的15%,占清远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6个亿)的大约1/4.
去年开始,珠海成为广东省零基预算的改革试点。江凌说,通过零基预算的编制,在专项资金的安排中,压缩了10个亿的资金,用于民生的投放和推动科技创新,使珠海在财政没有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用于民生的支出却得以增加。今年市一级的零基预算改革又推到区一级,零基预算将更科学,更有绩效。
江凌简历
男,汉族,1964年9月生,广东紫金人,1984年7月参加工作,198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职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
1981年9月-1984年7月惠阳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中文专业学习;
1984年7月-1984年11月东莞县石龙镇政府干部;
1984年11月-1985年9月东莞县委办公室办事员;
1985年9月-1987年7月东莞市委办公室办事员;
1987年7月-1988年7月东莞市委调查研究室副主任;
1988年7月-1990年12月东莞市委政策研究室调研科科长;
1990年12月-1991年5月东莞市委办公室秘书科科长;
1991年5月-1992年9月东莞市委副秘书长;
1992年9月-1994年4月东莞市寮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1994年4月-1996年7月东莞市寮步镇党委书记;
1996年7月-2000年10月东莞市寮步镇党委书记、镇人大主席;
2000年10月-2000年12月东莞市委秘书长、寮步镇党委书记、镇人大主席;
2000年12月-2001年6月东莞市委秘书长;
2001年6月-2004年4月东莞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局长(其间:2000年6月-2002年6月在中山大学高等继续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考本科学习;
2001年3月-2001年7月省委党校中青一班学习;2002年8月-2003年8月参加省第四批高层次管理人才进修班赴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学习);
2004年4月-2007年1月东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2007年1月-2011年9月东莞市委常委、副市长(其间:2005年9月-2007年6月在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在职研究生学习,获管理学硕士学位);
2011年9月-2012年1月清远市委副书记、副市长、代理市长;
2012年1月-2015年1月清远市委副书记、市长,2012年5月当选为十一届省委委员;
2015年1月-2015年2月省委委员,珠海市委副书记、副市长、代理市长;
2015年2月-省委委员,珠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市政府党组书记。
【来源】南方都市报/跨粤微信公众号
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