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将至春联市场红红火火 手写体年味更浓

阳江日报  2016-02-03 10:19

猴年春节将至,年味越来越浓,人们在采购年货的同时也纷纷上街购买春联,有雅兴者甚至自己铺纸泼墨挥春。千家万户喜气洋洋,处处洋溢着一股浓浓的年味。

春节临近春联热销

前日上午9时多,记者来到太傅路风貌街,在一喜庆用品店看到,40平方米左右的店铺挤了近20位挑选春联的顾客,老板和7名工作人员分身乏术,一人同时服务几个顾客。“现在还不是最忙的时候,春节前3天,店里起码要请二三十个帮手。”店老板笑呵呵地对记者说。

记者沿太傅路风貌街和河堤路走了一圈,发现近30家喜庆饰品店全部被红色的灯笼、春联、中国结等饰品填满,生意都不错。“春节,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这里是春联的主要集散地,阳西、东平、海陵等地的商贩都会来这里进货,因此这里每年都能销出几十万副春联。”太傅路谢老板对记者说,“我这边还算规模小的,每年春节,总销售额可达40万至50万元,规模大的店能超过100万元。”谢老板说。

由于春联蕴含丰富商机,许多商贩都想在年前赚一把。于是,本不是集市的地方变成了“临时商业街”,本不是卖年货的地方变成了“临时年货店”,到处红彤彤、喜洋洋。在永新肉菜市场附近,最近冒出了两家春联营销店,里面摆满了对联、灯笼、福字等,进去选购的顾客不少。还有石湾路、星源市场、银湾市场等处也多了许多卖春联的店铺。据了解,这些门店一般被卖春联的商户租用一个月,租金都比较贵,但还是租用者众。

记者发现,一家原本是酒水批发的商店干脆把屋子全腾出来,挂满了春联、福字。据业内人士估计,市区节前共有二三百家店铺经营春联生意。

手写春联更有年味

“1.8米手写墨汁春联30元一副,黑金沙春联50元一副;印刷墨汁春联8元一副,黑金沙春联18元一幅。”一店铺售货员对记者说。记者采访时发现,手写春联相对印刷春联价格不菲,相同尺寸贵了40%左右,但仍受到很多注重传统的市民的追捧。

昨日,记者在东门南路口一家手写春联专营店看到,这里聚集了不少来选购或提取预订春联的市民,店老板詹先生忙得不亦乐乎。据介绍,他卖春联已有18年,而且还可以根据顾客的需要创作春联,前来光顾的大多数是老顾客。有些顾客从去年就开始订购春联了,或电话,或微信预订。预订的顾客不乏旅居外地的阳江人,最远的一个顾客是几年前已到辽宁丹东生活的老主顾,每年都让他把写好的春联邮寄过去。

在等候工作人员包扎预定春联的兰姨告诉记者:“春节是个传统节日,大家就图这个年味,手写的春联比较传统,我年年都在这里预订春联,已经有10多年了。”对民俗深感兴趣的市民范先生也是手写春联的忠实拥趸:“小时候,大年三十最开心的时刻,就是等着春联上的墨迹干了,自己站在小板凳上贴春联。”因此,范先生对笔墨飘香的手写春联有莫名的好感。

阳江春联别具特色

春节贴春联是全国各地的习俗,但各地的春联又各有不同。我市的春联有什么特色?记者采访了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阳江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利庆伟。利庆伟说,阳江地区的春联盛于明清、民国乃至现在。经过多年的发展,其有着自己的特色。内容上除了表现人们辞旧迎新的愉悦心境之外,还反映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重要的是按照个人、家庭、单位和族群等的梦想、愿望创作而成。

据了解,外地春联多是七言,横额是四言,或用福字代替。利庆伟介绍,阳江春联按自己门户大小高低有四言、五言和七言。长短有2.1米、1.8米、1.6米、1.3米和1.1米之分。另外,宽度也不同,有0.54米的,也有0.52米的,其余则按联高逐次减短。

利庆伟说,阳江人贴春联很讲究,凡是露天的地方都会贴。不但前门贴,后门也贴,如“门迎春夏秋冬福,户纳东西南北财。”天棚门口贴:“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横额贴“迎春接福”,窗户贴“喜出望外”,卫生间贴“卫生雅洁”,老人房贴“老如松柏”,少年房贴“少若芝兰”,厨房贴“美味清香”,厅堂中贴“地龙神位”,门口右侧贴“门官神位”,厅堂左上方贴“祖先堂”,天井贴“天官赐福”,炉灶贴“灶君神位”等。

他还说,与外地春联多用红纸或花边纸不同,阳江春联多用丹金纸,不过,一些边远的山区也有用大红纸的。阳江春联字体以行楷居多,由于这种字体肥厚,受到不少市民的欢迎。但是,部分市民则认为这样的字体死板、俗气,反而更喜欢有生气、灵活并有书法味的字体。总之,爱好不同,春联也有别。


编辑 陈妙诗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立即打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