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 2016-02-01 09:17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2015年的中国仍然实现了6.9%的增长;中国游客在境外消费逾万亿元人民币,直接拉动外部市场增长;中国境内投资者累计实现对外投资超过7350亿元人民币……对比全球经济大环境,这样的数据和事实足令世人称道。
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在2015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保持在25%以上。中国已经是10万亿美元体量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现在每增长1%,相当于5年前增长1.5%、10年前增长2.6%.中国经济调结构、转方式也正在取得效果,201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三产业比重已经占到50.5%,比第二产业高了10个百分点,最终消费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达到60%以上。
“金砖概念之父”奥尼尔认为,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来看,“中国绝对处于正轨”,中国经济增长数据需要放在更大的国际背景下去看,要想实现同等规模的经济增长,英国需要年增长22.5%才能实现,而印度需要年增长34.5%才能实现。所以6.9%的增长率足以让任何发达国家羡慕(或者嫉妒)。
当然,“唱衰”中国经济的声音还是有。比如不久前达沃斯传来“金融大鳄”乔治·索罗斯的声音,其“看空”中国经济的言辞同其惯常的市场投机心理掺杂在一起。不过,耸人听闻的放言同事实之间的差距毕竟是显而易见的。正如《纽约时报》文章所说:“在达沃斯(对中国经济)的感知同现实毕竟存在鸿沟,如果你身处中国的土地,就不会感到担忧。”
事实上,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长期基本要素依然强劲的特点是有共识的。耶鲁大学教授、摩根士丹利前亚洲区主席斯蒂芬·罗奇看到,“对中国经济硬着陆的忧虑太过夸张了。中国在向新经济增长模式过渡,尤其是在把经济结构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调整方面,取得了相当不错的进展”。澳大利亚力拓矿业集团首席执行官山姆·沃尔什十分看好中国城镇化进程,寄望于投资拉动型向消费拉动型转化所带来的“更高质量”的经济前景。苹果首席执行官库克声言:“我们仍然十分看好中国,坦率地说不认同那些末日预测。”
结构性调整,是当前很多国家面对的重大课题。有的国家囿于选票政治的困境,在改革的问题上常常是雷声大、雨点小,迟迟不见问题解决。形成反差的是,中国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实现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优化,改革开放向纵深迈进,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大局总体稳定。
世界经济处于深度调整和转型中,唯有顺应大势,用改革的方式从根本上解决本国的现实矛盾和问题,方能在发展的道路上走稳走好。国际上很多人指出,不应该低估中国进行深刻调整的能力和效果。美国知名学者福山不久前曾表示他“属于这一阵营”。事实上,这个阵营很大,代表着主流。发展起来的中国带给世界这么多机遇,人们没理由无视或不予理会。
【原标题】看好中国,这才是国际主流(钟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