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金平区“岭上十家书法展”在广州举办

南方+ 记者 沈丛升  2016-01-24 19:30

南方日报讯(记者/沈丛升 通讯员/金平宣)岭上风光异,金平翰墨香。以“文化金平,翰墨飘香”为主题的汕头市金平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岭上十家书法展”1月24下午至26日在广州举办。

金平区是汕头百载商埠的发源地,文化底蕴包括书法艺术底蕴深厚,金平区现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12名,省书法家协会会员40名,是潮汕乃至广东书坛的重镇,是“广东省书法艺术之乡”。此次参加“岭上十家书法展”的谢佳华、吴少兰、陈乐平、张育渠、陈锦平、张工、张晓东、李树秋、吴逸文、陈炎城等十位金平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都是金平本土中青年书法家,他们风格各异,各具特色,作品曾入选省展、国展并获奖。对这次展览,十位书法家饱含创作激情,作品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均有所突破,精彩展现了他们在当代书法领域的探索成果。

据介绍,金平区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近几年来,金平区委、金平区政府提出并实施了“建设文化强区”的发展战略,致力于培育和提高文化软实力,一是加大力度推进区图书馆、文化馆、街道文化站等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文化馆、站免费开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建立和完善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今年,金平区启动粤东首个“数字博物馆”项目,通过网络的形式对汕头开埠陈列馆馆藏所有文物进行立体展示,让海内外游客和市民随时随地了解汕头开埠历史,对传播潮汕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二是倾力打造金平群众性文化服务活动品牌。“大众舞台•月月有约”群众性文化活动是金平区近三年来重点打造的文化活动品牌,该活动以“文化进乡村、进社区、进园区、进校区”为载体,采取政府引导、扶持与群众自发相结合、文化专业人员指导与文化志愿者参与相结合的形式,为广大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群众真正享受到文化发展的成果。三是积极做好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成立金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目前金平区共有27个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国家级文保单位2个,省级文保单位6个。同时,在金平区公布的9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中,“太安堂中医药文化”、“荣诚”、“茂发”、“老潮兴”等4个项目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四是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积极发挥金平区包装印刷特色产业基地作用,把包装印刷产业做强做大,同时加大“1860文化创意园”的建设,大力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编辑 吴文加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立即打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