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22 11:04
家住金砂东路星光华庭的钟先生搬迁新居已有五六年时间了,闲暇时他常到小区旁边的迎宾路绿化岛散步。他注意到刚来住时楼下小区路没什么小车停放,迎宾路绿化岛的步道上更加连一辆小车都没有,而现在不但大白天上班时分楼下停满汽车、傍晚下班小区周围马路一位难求,而且无论上下班时间,连迎宾路绿化岛上都有大量小车停满人行道,并且数量仍在不断增加,从最初的零星几辆到现在的成排成片,远远望过去景象颇为壮观,步道宛如一个大停车场。大量汽车挤占人行道,行人根本无法通过,只能被迫走马路与车争道。(如图)汽车和摩托车不断从身旁呼啸而过,一些行人心惊惊,怕被机动车撞上,也怕成为飞车抢夺的目标,时不时边走边回头察看身后的机动车出没情况。
“国家如今鼓励绿色低碳生活。城市里汽车数量不断增加,本来路程不远的人们办事出行或上下班时可以步行,既省下汽油钱又能锻炼身体,到了目的地还不用为找停车位而烦恼。但现在马路步道上这样的情况让市民如何步行?安全感何在?”钟先生苦恼地说,市区绿地本来就不多,因为大量汽车停放人行道,现在他和邻居连晚上下楼散步都难找地方了。
对此市交警部门的负责人表示,本来机动车辆占据步道属于违规停车处罚范围内,但目前汕头市区道路停车位规划相对较少,私家车辆增长速度又很快,道路停车位已经严重不足,为保障道路畅通,目前只能暂时不对停放在在某些路段人行步道上的车辆进行处罚。
记者巡城发现,市区里汽车因为找不到停车位而随意停放、挤占人行道的现象到处可见,而且越往人口密集的东区或北区,这种现象就越明显。在天山南路金砂东路至长平路路段,上班时间大量的小车都停放在绿化带的步道上;在华山路星光华庭路段,人行道上乱停的汽车使得行人只能和机动车一起挤在马路上,遇到傍晚下班高峰期混乱不堪,本来可以沿循环道右转的汽车动弹不得,这反过来又加剧了马路的堵车现象,堵车长龙常从衡山金砂东路口一直排到衡山榕江路口;在嵩山南路,一些商铺担心停放在人行道上的汽车影响了自己的生意,便想出各种办法进行驱赶,司机与经营者间常有口角……在楼盘密集的滨港路,不少住户下班时都是急匆匆地往家赶,希望能在步道上占有一席之地,免得乱停车被抄牌,然后才放心地步行或开摩托车出来接孩子、买菜办事。
据市公安交警部门披露的数字,到2015年12月中旬,汕头市汽车保有量已突破50万辆,包括摩托车在内的机动车保有量也已突破100万辆大关;而2010年,汕头市机动车保有量只有近80万辆,其中汽车仅为26.3万辆。在私家车越来越普遍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市民被堵车、停车等问题所困扰。采访中有不少市民表示,汽车增多、占用步道、道路塞车等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只会越来越严重。到目前为止,大家都没有听说汕头市准备出台诸如限制购车入户、车辆分单双号通行、考虑建设立交桥或立体停车场等之类能缓解交通压力和停车难问题的规划。那么若任凭目前车辆不断增加的势头发展下去,市区的交通、停车问题又没有效措施使其很快改观,如果哪一天连步道都没地方停车了,那么试问车主们又该怎么办呢?
有人大代表就此提出,许多中等规模城市在规划城市交通方面都有较好的做法,如厦门市多采用立交桥和隧道,刚完成改造的仙岳路高架桥长达近10 公里,沿途遇到交叉路口多个匝道桥可迅速分流;中山市的城市主次干道交汇处采用下沉式通道通行,在十字路口各自方向的车辆不用等红绿灯直接通过,车速竟然一直可以保持在80公里左右……相比之下,由于汕头市中心城区路面交通基本上属于平面交通,缺乏立交桥、下沉式通道和高架快速路等设施,在汽车保有量日益增长的情况下,尽快加强规划和建设已是迫在眉的事情。
【来源】汕头日报